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浅谈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高海燕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的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新疆喀什市第十九中学  高海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小学语文的教学的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小学语文写作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提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本质上的问题,才能够学会积累学会应用,在不断的实践中比较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拥有一个扎实的写作功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前言: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比较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能够去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明确的提出来要让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以及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必须的品质,提高自身的休养,能够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始终保持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还延续着比较传统且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很难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写作这样难度比较大的学习内容中,学生若是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无法得到一个很高的学习效率,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种现象的发生。
        一、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下语文写作重要性
        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学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写作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的跟着教师的指导开始学习。在传统的写作课堂上,教师会为学生布置好写作的题目和字数,然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这一种定时定量的写作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其重点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组织和运用语言,发散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创造能力,表达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提高学生初步的语言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摆脱枯燥无聊写作模式。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柳树醒了》一篇童话中,采用了充满童趣的拟人的手法写出来了柳树发芽了这一种现象。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这一种拟人的手法也来写出来一篇童话故事。教师在布置这一个作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写作观念。不能是单纯的为了应付教师的所布置的任务而进行写作,而是要从自身的真实情感出发。比如,有些学生虽然没有留意过柳树在什么时候发芽,但是却清楚的知道小区的楼下花朵开放的过程,所以学生就可以以花为主题去写这一篇童话,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情况去发挥,促进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下写作目标合理性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为全班的学生都制定同样的一个写作的目标,然后用统一的衡量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教师就应该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班级里面的学生虽然所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平等,但是因为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同样的写作难度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完成,但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就需要背负很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完全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其实核心素养比较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要让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都安排一个合理的写作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完成写作目标的喜悦,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金色的草地》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的事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一些粗心的学生从来不会留意的事情。所以,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一些对生活的观察比较细致且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鼓励学生写出来自己知道,但是别人都不曾留意的现象。对于一些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让该学生按照着自己的思路去写作。但是对于一些写作能力很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开始留意生活,留给学生去构思和观察的时间,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
        三、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下写作教育先进性
        与以前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相比,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有着明显的先进性。教师不再是按照着之前自己已经习惯了教学方式去进行千篇一律的教学,而是紧跟教育理念的进步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写作教学的方式,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改进,不仅能够带给学生一个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也可以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才。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桂花雨》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桂花开放的时候,人们在摇桂花时候的场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场景,学生通过画面和插图很难想象出来一个直观的画面,就无法理解作者在文中用的写作的手法。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本中的画面,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教育理念进步的必然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根据教学的改革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知识能力的运用。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不能被局限住,而是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新鲜的学习体验,才能够有一个比较高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小同.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性思维的重要性[J].语文学习,2017.
[2]高玲珑.浅谈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