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顾名思义就是头发脱落的现象。人每天正常脱落70-100根头发,与此同时,有等量的头发再生,因此头发总量能维持稳定,如果脱落得头发数目超过这个范围,那就要考虑为病理性脱发了。病理性脱发的原因很多,如雄激素源性脱发,斑秃,化疗引起生长期脱发,感染或外伤瘢痕形成引起瘢痕性脱发等等。其中,雄激素源性脱发占90%左右,今天我们要聊的重点就是雄激素源性脱发啦!
一 什么是雄激素源性脱发?
雄激素源性脱发就是我们俗称的谢顶,也称发际线后移、早秃、遗传性脱发,医学上又被称为脂溢性脱发,它喜好“光临”男士,男士发生雄激素源性脱发时又称为男性型脱发,女士也会发生雄激素源性脱发,不过与男士相比,女士发生的几率低,症状轻,又称为“女性型脱发”。据调查,20岁以上的男青年中,约25%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脱发,到了50岁,这一比例升高至50%左右。虽然发生雄激素源性脱发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却严重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 雄激素源性脱发跟那些因素相(有)关呢?
雄激素源性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有患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子女患这种脱发的几率明显增高。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而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是因为雄激素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很多人可能会很惊讶怎么女性也会有雄激素呀?答案是肯定的。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合成和卵巢的少量分泌。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睾丸所分泌的睾酮;雄激素主要为雄烯二醇,可被代谢为睾酮和二氢睾酮。虽然雄激素是雄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的关键因素,但几乎所有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血液循环的雄激素水平都维持在正常的水平。研究表明,由于脱发区毛囊内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升高和(或)Ⅱ型5α还原酶基因表达升高,将血液中循环至该区域的雄激素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通过与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反应,使毛囊逐渐地微型化,头发就会变细,颜色变浅,最终脱发直至秃发。
除此之外,引起或者加重脱发症状的因素还包括头皮局部微生态环境的改变,毛囊周围炎症,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紧张和焦虑等精神因素。
三 发生雄激素源性脱发都有哪些表现呢
男士发生雄激素源性脱发时,早期仅表现为两侧鬓角处脱落,前额发际处也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脱落。中期随着鬓角处秃发的逐渐加重,发际线后移,可伴有头顶部头发逐渐减少。可以出现M型,C型,U型、V型等外观表现。患者头发油腻或干燥枯槁,多有大量头皮鳞屑,呈灰白色细小糠秕状。后期头发逐渐变细、脱落,新生发越来越细软无光泽,头发变得稀少。秃发区皮肤光滑,可见少许汗毛,自觉症状缺乏或仅有微痒。
临床上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与男性表现不尽相同,女性脱发者的毳毛分布较分散,以额部和顶部头皮最显著,一般不会完全脱落,且前额发际线一般不后移,而在额部保留一圈完整发际。有时能看见经典的“圣诞树”样改变。
四 发生了雄激素源性脱发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外擦药,口服药,较严重时可以选择植发,戴假发。平时日常需要注意一些头发的养护。
五、生活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1 合理的洗涤: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皮脂、汗液及其他废物通过皮肤排出,雄激素源性脱发者的头皮通常更油腻,因此要定期洗涤。健康的头发不会因洗涤而脱落,所以脱发者不要逃避洗头。冬季每周2-3次,夏季可适当增加次数,水温35-40°适当。油性毛发宜选用去脂的洗发液;枯燥易脆断的毛发可选用中性、滋润型的洗发液。
2 不宜过度烫染头发,因为烫染剂里有各种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分不仅可能会损伤毛囊,而且,过量还会有致癌的危险,因此,如果要烫染头发,则建议使用质量达标的正规烫染剂,尽量减少使用次数。?
3 不宜长期戴帽子,头皮要适度晒太阳,并经常用手按摩患处。但如果长期在野外工作,还是应戴好工作帽,避免强烈的日光或干燥多风使毛发变性而脱落。
4 合理饮食,维生素A可以改善头皮干燥,维生素B可以调节头皮皮脂的分泌,碘元素有益于头发的生长,蛋白质是头发生长的重要原料,脱发时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鱼、豆制类、海产类、新鲜的蔬菜、水果。油性分泌多者多食一些粗纤维食品与杂粮。平素常食山楂、草莓之类,对控制头发的油腻感有益。限制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少糖,勿进浓茶、不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
5 注意精神调理,避免不良刺激,不要用脑过度,宜情怀宽松,思想开放,保持充足睡眠,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