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有暴饮暴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加之肥胖、胆石症人群增加等因素,胰腺炎的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升高。胰腺炎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常常被患者误认为是“胃痛”而延误病情。
.png)
临床上,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胰腺炎是因胰腺中的胰酶被激活而引起的胰腺组织出血、水肿,严重时还会导致胰腺组织坏死的一类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发热、尿液呈浓茶色等现象。慢性胰腺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组织功能不可逆的改变,包括胰管结石、胰腺实质钙化、间质纤维化和胰管扩张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反复疼痛,其他症状和急性胰腺炎相同。
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平时的预防很重要。想要做好胰腺炎的预防工作,了解其发病原因是首要。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复杂,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胆道系统疾病,如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等,这是我国胰腺炎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2、酒精因素,酒精可致腺细胞损伤而导致胰腺炎,这是国外胰腺炎发病的常见病因;
3、胰管阻塞,如先天性胰胆管发育异常、胰管结石等;
4、手术、创伤,如经内镜逆行但胰管造影术、腹部外伤等;
5、暴饮暴食、糖尿病、肥胖等。
在了解胰腺炎的发病因素后,我们就能明白,预防胰腺炎的重点是避免容易诱发胰腺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如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上要“七分饱”,切忌暴饮暴食,宜多吃清淡低脂有助于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胰腺的负担;生活中忌大量饮酒,也对预防胰腺炎的发病有重要意义;控制好血脂和血糖水平,对预防胰腺炎有较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生活中预防胰腺炎,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治疗胆石症
胆石症是我国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若胆石症未治愈,可极大的提升诱发胰腺炎的风险。因此,要预防胰腺炎,首先还是要进行胆结石的治疗。很多患者匿患胆结石,没有临床症状,有的患者虽有上腹疼痛症状,但因误以为是“胃痛”而自行到药店买药吃,掩盖和贻误了病情。因此,定期体检和患病后到医院正规的检查治疗非常重要。胆石症通过彩超检查很容易确诊,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胆石症进行治疗也是一项非常常用而且成熟的技术。及时治疗胆石症,可以大大降低诱发胰腺炎的患病风险。
第二、避免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是国外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经常喝酒可导致慢性酒精中毒,降低人体的抵抗力,对肝脏和胰腺等器官具有较大的伤害,容易引发病毒感染。所以,忌过量饮酒,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面。
第三、避免高脂饮食,多吃具有降脂功能的食物
高血脂往往容易诱发胰腺炎的发生,要想预防胰腺炎,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高脂餐饮食,可以选择多吃有助于降低血脂的食物。具有降脂功能的食物具体包括:茄子,可在肠道内可与胆固醇结合,使胆固醇分解排出体外;洋葱可减少动脉脂质沉着;海带中的镁和碘,也可防止动脉脂质沉着的产生;大豆,每天吃100g的豆类,可降低20%的血胆固醇,尤其是对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明显;香菇和木耳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研究报道香菇和木耳降低胆固醇的效果是降血脂药物的10倍;鱼类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血胆固醇极为有利;植物油,尤其是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降血胆固醇的作用;茶叶,能降血脂和血胆固醇,有助于减少胰腺炎和冠心病的发生;另外,冬瓜、山楂、粗燕麦、芹菜、西红柿、螺旋藻、胡萝卜、红葡萄、苹果、柠檬、猕猴桃等蔬菜水果,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作用。以上这些食物都对预防胰腺炎有较好的帮助,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
第四、切记不可暴饮暴食
胰腺最怕的就是暴饮暴食,控制饮食对预防胰腺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食后,大脑会刺激胰腺分泌胰液,胰液进入胃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但暴饮暴食后,胰腺会分泌大量的胰液,对胰腺造成较大的刺激,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膳食,切不可暴饮暴食。进食后七分饱即可,减少高油高脂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胰腺炎是临床是较容易被忽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都较困难。生活中,如果出现与胰腺炎相关或类似的临床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时机。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生命健康是极大的威胁。因此,注重对胰腺炎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活中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胰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