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3期   作者:王秀丽
[导读] 观察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8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头。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0%vs20.0%),差异显著(P<0.05)。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P<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头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位难产;助产护理;徒手旋转;分娩方式;并发症

        头位难产是妇产科常见的难产情况之一,可能是胎头在盆腔内回转受阻,形成枕后位、枕横位;或者胎头仰伸导致额、面、顶先露。对产妇而言,头位难产不仅提高了阴道分娩难度,还容易出现母婴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安全[1]。结合临床实践,徒手旋转胎头是一种常用的助产方式,文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徒手旋转胎头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在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80例,起止时间段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以入院编号为准,分为2个小组:40例对照组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年龄位于22-38岁,平均(28.7±6.3)岁;孕周36-40周,平均(38.2±1.4)周。40例试验组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年龄位于21-39岁,平均(29.4±6.7)岁;孕周34-41周,平均(38.5±1.7)周。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P>0.05),以下研究是可行的。
1.2 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2]:经超声检查确诊,均为单胎、正常发育;产妇知晓本次研究,依从性较好。(2)排除的患者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骨盆狭窄,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有严重妊娠并发症等。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包括健康宣教、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分娩指导等。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头,方法如下:协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要求产妇排空膀胱,对外阴和阴道进行消毒,经阴检查确定胎头位置,评估宫颈扩张程度。以枕左后位为例,助产士手部严格消毒后,将右手缓慢伸入阴道内,手心向上、手指放在胎头的后侧面,轻轻握住胎头并向上推。当胎头松动后,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促使胎头的前额超过产妇的骶骨岬,旋转至枕右前位即可停止。继续握住胎头,配合产妇宫缩促使胎头下降,逐渐降低胎头的位置。当胎头转正后,使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向上推宫颈前唇,促使宫口尽快开全,刺激宫缩加强。观察胎头衔接是否良好,看脐带有无脱垂现象,没有异常情况即可将右手抽出,再次对外阴进行消毒。助产士进行这些操作时,左手可放在腹壁外侧、耻骨联合上方,帮助胎头完成旋转。徒手旋转可尝试2次,如果2次均失败,就要改为产钳助产或剖宫产。
1.4 观察指  (1)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记录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利用Apgar评分量表,评估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包括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外貌、呼吸5个条目,满分为10分[3]。(2)观察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常见如宫内窘迫、窒息等。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类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类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娩方式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n,%)

2.2 产程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比较  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P<0.05)。见表2。
        表2  2组的产程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比较 (x±s)

2.3 新生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1例、窒息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宫内窘迫5例、窒息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分析数据可知,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χ2=4.114,P=0.042)。
3讨论
        头位难产在妇产科比较常见,不仅延长了产程时间,还会威胁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分娩结局。相关研究称,头位难产的出现,和孕产妇的骨盆形态、产道、产力、宫缩情况等有关[4]。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下降受阻,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提高;产妇的疼痛程度加剧,容易引起大出血。对于该类产妇,为了缩短产程、保护母婴安全,一般会转为剖宫产。但是,剖宫产会造成较大损伤,影响产后恢复,而且不符合优生优育观念。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成为助产士的关注重点。
        文章以80例患者为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实施徒手旋转胎头。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韩秀丽[5]的研究相近。分析可知,徒手旋转胎头至枕前位,能和宫缩、分娩节奏相衔接,有利于胎头顺利降低,从而加快产程,避免转为剖宫产。结合临床实践,徒手旋转胎头时的注意要点如下:①分娩前观察胎儿具体情况,尤其确定胎头位置,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程;②当产妇宫口扩张至6cm、先露位于棘下1cm,是徒手旋转胎头的最佳时机,此时能提高成功率;③旋转胎头时,要求助产士力度适宜,避免损伤胎儿和产道,确保胎头转正后再将手伸出[6]。
        综上,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头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明珠.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9):1229-1231.
[2]杨嘉丽,何美清,陈小微,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分娩孕产妇的影响分析[J].健康之友,2019,(20):181.
[3]孙建红.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23-125.
[4]李彦博.气囊仿生助产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头位难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7):129-131.
[5]韩秀丽,尹萍,李宇波.实施助产护理过程中给予头位难产产妇徒手旋转干预的临床价值[J].母婴世界,2019,(16):164.
[6]魏莉,谢志岳,张丽青.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234-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