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栓塞治疗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2期   作者:黄飞
[导读] 目的:探析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栓塞治疗及其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栓塞治疗及其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共计30例,并在临床中使用动脉栓塞治疗,将其分到观察组中。另外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将其分到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效果、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两组患者治疗1年的复发率比较中发现,两组复发率同样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此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和住院时间,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栓塞治疗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治疗效果良好、所需费用小、住院时间段的特点,临床中应该将其作为重症咯血肺结核的首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重症咯血;肺结核;栓塞治疗
        引言:肺结核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肺结核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咯血,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且较为严重。如果患者的咯血现象较为严重,临床中应该及时进行抢救,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患者死亡,大咯血的死亡率较高,有30%-70%左右[1]。当前临床中对于重症咯血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分别有内科保守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栓塞治疗等。由于动脉栓塞治疗在临床中的效果良好,所有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明确栓塞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的形式,探析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栓塞治疗及其效果,现将报告内容如下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共计30例,并在临床中使用动脉栓塞治疗,将其分到观察组中。另外选择同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将其分到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的例数、年龄分布情况如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小和年龄最大的范围是17-57岁,中位年龄为(31.17±3.24)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的例数、年龄分布情况如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小和年龄最大的范围是21-60岁,中位年龄为(32.12±3.32)岁。通过两组患儿的资料比较可以发现,资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具有较高的可比价值。
1.2方法
        观察组使用栓塞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治疗效果、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临床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而研究数据较多,需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工作,故将所有资料和数据纳入计算机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不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n(%)进行描述。在进行计量资料数据比较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时,使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5.69±3.86)d、(6875.77±1642.26)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分别为(14.58±2.55)d、(12355.66±1644.27)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多种肺部疾病中均会初选咯血的现象,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比如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中,均会出现咯血现象。目前临床中对于咯血的严重程度,常使用咯血量的方法进行判断,如果患者的咯血量不足100mL,则视为少量咯血;如果患者的咯血量超过100mL,但未超过300mL,则视为中等咯血;若患者在一天内咯血量超过300mL,那么则说明患者为重症咯血[2]。
        据相关学者研究表明[3]。可以将患者入院3天内的出血量不低于200mL,且肺部的功能较为正常、急性呼吸衰竭、使用血管收缩剂进行静脉治疗、治疗期间需要输血等情况定义为重症咯血。
        导致咯血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支气管动脉病变、体循环非支气管病变、肺动脉病变以及其他体循环动脉分支病变等,以上是造成咯血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接受动脉栓塞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是由于支气管动脉受累导致的重症咯血,本组患者中支气管动脉均有所表现,比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增生、支气管侵袭、支气管破坏等,另外肋间动脉的表现有所存在。本组患者均接受栓塞治疗,结果发现因肺结核和肺动脉导致的咯血患者不多。
        在对咯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动脉血管造影的方法,不仅能够直接表达出征象,还能够将各种征象间接表达,通过造影观察得知,血管迂曲增粗、血管瘘行、造影剂外溢、邻近支气管造影剂涂抹征等是本组患者的主要表现,但本组患者中有部分出现B-P分流的情况,共计10例,而在研究中发现因为支气管动脉造影导致的咯血明显高于其他影响因素,这主要和结核病变后长期的感染有关[4]。此外,在咯血患者的血管造影中还发现患者出现动脉瘤及假性动脉瘤,但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这种情况。
        当单支动脉是咯血患者的病灶时,通过分析可知使用栓塞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发现采用栓塞治疗的观察组,单支动脉受累、和1次栓塞止血成功的患者分别有16例和12例,完全止血的患者有2例,此时患者的咯血量明显降低。
        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两组患者治疗1年的复发率比较中发现,两组复发率同样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此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和住院时间,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重症咯血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栓塞治疗具有明显的特征,且治疗效果显著,由于治疗效果良好、所需费用小、住院时间段的特点,临床中应该将其作为重症咯血肺结核的首要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子鸣.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研究[D].江汉大学,2019.
[2]肖红亮,郭述良. 浅析肺结核介入诊疗现状及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2018,23(10):1891-1898.
[3]石琳,曾华志,陈玉梅,陈绮美. 老年肺结核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118-4119.
[4]于庆华. 探究重症肺结核患者的系统性护理方案与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