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后勤系统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疗、科研以及教学的支持保障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后勤管理的具体职能和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院后勤管理的相关改革措施,并对医院后勤社会化服务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期在以后的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社会化服务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飞速发展,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管理教育也不断发展。医院管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学科,是医院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产物。它是以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使用了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人才、物、信息以及时间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力争到达最大化整体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以及法制化是其根本目的[1]。本文从医院改革和发展走势出发,立足科学发展观,对医院后勤管理的改革创新与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效果进行了相关综述,具体如下。
1.医院后勤管理概念
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是医院物资、总务、设备等的总称。以往,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涵盖了的医院中衣食住行、水电煤气及基础设施等,但随着时代进步,它承载的内容悄然无息地出现了变化,医院的硬件、软件的提升也催生了医院后勤管理的蓬勃发展。
作为现代医院发展的坚强后盾,在保障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必须有序组织、有目的的完成,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法为医院提供医疗配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合理使用人力和智力成本,从而达到精准服务、精准保障。医院后勤管理已然成为医院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学科,欧美国家一些高校已经相继开设这个专业,在我国大陆地区已有部分高校通过多方合作办学的形式开设了医院后勤管理专业。时代变迁,一座座新兴现代化医院拔地而起,这就对医院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管理模式、管理思维、管理方法及管理形式上有所创新及突破,服务化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医疗发展的主心轴上,打造精品后勤管理已经成为医疗决策者及医疗后勤管理者的新的思考模式。总之,医院的发展都离不开后勤的支持,后勤工作的质量和医疗活动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2]。
2.新时期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管理的不断强化,原先的医院后勤管理体制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了,存在着以下诸多不足。
2.1日常管理制度形成后,工作落实不彻底
近些年来医院的后勤管理一直处于改革阶段,但是从实践上来看,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就是日常管理制度形成后,工作落实不彻底。目前很多医院的管理模式都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资源以及人员配置较为随意,后勤管理部门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各个机构的职权也不够明确,办事效率低下。这就导致了在管理制度形成之后,一直流转于管理层,无法真正的落实到基层的员工层面。就算制度能够落实到基层,往往也因为管理机构督办不到位,导致制度的执行差,无法保障管理制度的完全落实。这样一来,就算制定再多的日常管理制度也是于事无补的,丝毫无法推进医院后勤管理改革的发展。
2.2医院后勤人员素质不高
尽管与医院其他部门比起来后勤管理队伍的数量只多不少,但是后勤管理的方式方法却是远远比不上其他部门的。原因之一是后勤管理队伍的年龄偏高,专业技术不硬,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很多都只是高中学历,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就很容易导致后勤的服务质量低下,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其二是后勤员工大多数只需要负责日常清洁卫生以及设备维修等,这类工作的入职门槛不高,因此,这类员工的文化水平也是普遍比较低下的,素质一般不高,这也严重影响了后勤的服务质量,使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4]。
2.3考核机制不足
目前很多医院对后勤人员的工作考核都还处于一个不够重视的状态。有些医院甚至根本没有对后勤员工进行考核,后勤人员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都是固定的,多做事没有奖励,偷懒也不会扣罚,这就导致了很多后勤人员平时工作投机耍滑,上班浑水摸鱼,不愿意多做事,这样一来后勤人员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低下,长期这么恶性循环,那么后勤服务的质量肯定也无法保证了[5]。
3.医院后勤管理的改革对策
后勤服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因此医院想要更好地发展,一定要重视后勤管理,积极解决后勤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3.1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医院后勤的人员配置都是比较混乱和极不合理的,一岗多人和一人多岗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后勤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定岗定责”,即确定好每个后勤员工的具体岗位以及具体负责范围,专人专岗,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员工之间相互推诿,都不愿意做事这种情况,遇到突发的紧急情况,也能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定岗定责”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制定工作计划了,内容应包括后勤固定资产的管理、设备设施的养护、物资的采购和资源调配、公共卫生的保洁等[6]。
3.2重视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好的管理团队离不开优质的管理人才与精干的员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的建设,不断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不断增强相关人才的工作技能,已经作为新形势下医院后勤管理的建设日常中一项基础性也是重要性的工作内容。因此,要多引进年轻的专业型人才来强化目前的管理队伍。其次是要重视后勤人员的培训,开展一些技能大赛之类活动,激发员工提升自己专业技术的积极性。
3.3制定后勤考核指标
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多劳多得,让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好的员工的收入更高,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医院后勤社会化的评价
医院后勤社会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后勤工作外包出去,从而把临床医护工作者完全解脱出来,让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一线临床工作。这是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研究显示,通过把不属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给社会化后勤处理,把本来不属于一线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完全外包出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医院后勤社会化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7]。
5.小结
医院是一个极为特殊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服务机构,医院后勤部门是医院的组成部分,医院想要发展,就一定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只有各个部门平衡发展,才能保证医院的稳步发展。目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妥善地去解决,只有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医院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士富,邹岱青,王徽.医院后勤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建设实践[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60-61,70.
[2]钱孝琛.医院后勤管理优化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377-337.
[3]钱志宏.浅谈医院后勤管理创新的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0,21(3):78-79.
[4]王晓静.探析医院后勤的信息化管理[J].卷宗,2019,9(34):326-326.
[5]林俊,景岷勇.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医院后勤管理质量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4):110-112.
[6]赵东生.医院后勤支部认真学习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J].智慧健康,2019,5(29):16-17,51.
[7]彭洪波.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创新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9):2781-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