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2例,根据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接受阿立哌唑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共31例,接受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者共3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阿立哌唑与利培酮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安全程度相对较高,并且在药效的作用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效果
前言:在精神科疾病治疗中,精神分裂症属于比较典型的疾病类型,致病因素较多,包括家族遗传、心理社会因素、个性特征等,常发生于青壮年人群当中。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认知功能缺陷、焦虑、抑郁等症状,在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性问题,倘若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后期伴随着病情的恶化,可能会导致精神残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患者疾病难以得到缓解,对其家人也带来较大的精神打击。目前,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药物治疗的方式为主。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不少新的药物治疗方案陆续得到了较好的使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观察药效发挥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患者共男性21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为51岁;对照组患者男女人数分别为18例、13例,最小年龄为35岁,两组患者年龄上的平均值分别为(44.83±2.71)岁、(44.83±2.57)岁,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阿立哌唑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治疗内容为:选取阿立哌唑药物,按照药物的使用标准,在药物使用剂量上,由5mg的初始剂量逐渐增加,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而定,每日药物用量最低为10mg,最高可达25mg。
将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治疗方案用于观察组。其中,在阿立哌唑药物的使用上,使用标准与上一组患者相同,药物剂量仍由5mg的初始剂量逐渐增加,每日剂量使用应保持在10-25mg范围内。在利培酮药物使用过程中,由1mg的初始剂量逐渐增加药量,每日药物剂量应保持在2-6mg范围内[1]。
1.3观察指标
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患者治疗后,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总减分率在75%以上,视为痊愈、对应减分率在25%以上,视为有效;对应减分率未超出25%,视为无效。在用药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出现的激越、失眠及高催乳素血症等不良症状,统计各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频率,计算出相应的概率值,以上指标作为本次疗效的评判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量单位,%为计量单位,前者使用t进行检验,后者使用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6.77%,对照组为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png)
2.2药物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现激越、失眠及高催乳素血症症状各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6.45%,对照组患者中3人激越、2人失眠,2人高催乳素血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归属于精神科疾病的范畴,思维、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群。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患者无法正常的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情感障碍性问题,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同时也会干扰到患者的整个家庭生活。为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应尽早进行医治,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据统计,我国每年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仍持续增加,如何探讨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师所研究的重点内容[3]。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治疗中,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中,利培酮属于一种新型药物,归属于苯异噁唑类,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功效。不过,在患者用药期间,会出现激越、失眠及高催乳素血症等不良反应。不过,从药效的发挥情况上来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较为显著,并且药物的使用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性较小。阿立哌唑也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归属于喹喏酮类抗精神病药物的范畴,将其与利培酮相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好,并且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当中,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对应数值为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选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药物治疗方案,药效明显,并且治疗安全程度较高,值得推广与采纳[4]。
参考文献:
[1]蒋凯.慢性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的对照研究[D].济宁医学院,2019.
[2]张永艳,赵景新,王秀梅,宋长惠,董万森,梁学利.药物联合改良式森田疗法及内观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06):999-1001+1010.
[3]李晶.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生活能力改善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1):98-99.
[4]梁永珍,韦东民,周芳珍.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科,2019,14(06):748-75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