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2期   作者:冯宇
[导读]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对照组为其组名,其中,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替硝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显著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4%)明显低于对照组(24%),差异性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家意义。结论:替硝唑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抑制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阿莫西林;替硝唑;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
        急性肠胃炎在临床属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人群无年龄之分,发病主要原因在于几天肠胃黏膜受到相应刺激,产生的急性炎症,夏季与秋季为该疾病高发季节,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乏力等,若患者未得以及时有效治疗,易引发其出现脱水、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1],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工作学习。有研究表明,抗炎为该疾病主要治疗目标,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2],而临床实践证明,单项用药效果并不理想,会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本研究针对阿莫西林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肠胃炎临床疗效展开探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军分区卫生所接收的急性肠胃炎患者50例,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28岁,中位年龄(45.26±0.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7岁,中位年龄(45.19±0.34)岁。对比组间患者各县基线信息,其差异呈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入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呕吐、腹泻,存在乏力、发热等,确诊为急性肠胃炎;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恶性肿瘤、严重精神功能障碍、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予以排除,保证患者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与禁忌症。
1.2方法
        将阿莫西林(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880,规格:0.5g/粒)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方式为:每天3次,每次0.5g口服用药,用药时间在饭后30分左右。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其替硝唑(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76,规格;0.2g/粒)联合治疗,替硝唑治疗方式为:每天1次,每次200mg口服用药,用药时间在饭后30分左右,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适当增加药量。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5天。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保证充足睡眠,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彻底消失,食欲提升,精神正常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食欲趋于正常,精神好转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及精神面貌无改善迹象,需入院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对比组间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皮疹等。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所得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研究,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差异呈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研究组25例患者中,显效16例(64%),有效8例(32%),无效1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25例患者中,显效9例(36%),有效9例(36%),无效7例(28%),总有效率为72%,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得知,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
        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例,发生率为4%,对照组出现头晕患者2例(8%),恶心呕吐患者3例(12%),皮疹患者1例(4%),发生率为24%,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肠胃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无准确定论,有研究指出,该疾病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和毒素毒感染及物理化学因素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3]。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对其胃肠粘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时间患病可发展成慢性炎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当前临床中,对急性肠胃炎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消炎、抗感染等。阿莫西林属临床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酸性及活性较高,细胞膜穿透能力较强,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杀菌效果,为此,具有较高生物利用度,吸收效果显著,该药物为急性肠胃炎首选治疗药物[4]。但由于急性肠胃炎病原体众多,单项用药无法有效消灭全部病菌,为此,目前临床多选用联合用药。替硝唑属硝基咪唑类药物,对病原体DNA合成具有较高抑制效果,进而断绝病菌繁殖,同时,可迅速进入细胞内,杀菌灭菌效果显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肠胃炎效果显著,见效快,并具有较高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应用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促进其康复,安全性较高,临床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常晓明.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使用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8):167-168.
[2]王芳.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使用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6):152-153.
[3]王佳.替硝唑+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162.
[4]王莺樱.替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6):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