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任选78例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7%,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2为(75.6±4.3)mmHg,PaCO2为(47.5±3.1)mmHg,与对照组的(64.8±3.2)mmHg和(58.9±4.8)mmHg比较,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血气水平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借鉴使用意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道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其极易合并肺心病,进而引发肺动脉的血压升高、肺血栓栓塞等,最终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常规的吸氧、抗生素、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方法虽具一定疗效,但效果不太理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是一种呼吸道疾病,而且非常常见,在前期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对其日常生活、呼吸情况会产生严重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多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等引发,进而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本文主要就我院常规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调研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取78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62—81岁,中位年龄(69.7±4.5)岁。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63—82岁之间,中位年龄(69.8±4.7)岁。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连续性的低流量吸氧治疗,如果患者病情严重,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以及抗生素、抗感染、祛痰、平喘、止咳、改善心肺功能类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加低分子肝素行注射治疗,方式为:行皮下注射,注射计量为6000U。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d。
1.3评判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水平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情况采用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评判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部分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部分情况未得到改善,病情甚至呈现出更加严重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有效率为73.7%(28/38),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2,P<0.05)。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n(%)]
.png)
2.2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水平较为接近,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水平为(75.6±4.3)mmHg,对照组为(64.8±3.2)mmHg,具有显著性差异(t=12.532,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aCO2水平分别为(47.5±3.1)mmHg和(58.9±4.8)mmHg,比较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3,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等,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峻,加之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导致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此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极易造成患者的慢性缺氧,进而使红细胞急剧上升,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常规止咳、吸氧、纠正水电介质失衡等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粘度,但作用不太明显。低分子肝素主要是由普通肝素聚结而来,其能够有效发挥较好的抗凝血酶活性,进而抑制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并起到更好地抗血栓功效。加之,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率较好,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在常规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心病中结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更能够有效防治血小板的聚集,缓解血液高凝状态。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会出现慢性缺氧情况,增加红细胞产生、血粘稠度,以及激活血小板,造成患者极易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肺血栓栓塞等危险情况,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普通肝素在治疗过程中,多易出现不良反应,加之其半衰期短,对皮下会形成刺激,很容易出现出血等不良症状。而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之后产生,具有很好的抗凝血酶活性,与普通肝素一样,具有抗凝血酶的结合能力、抗凝血酶活性,有效控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改变血液的共凝状态,从而达到抗血栓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且容易合并肺心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聚解而成,具有较好的抗凝血酶活性,能够有效控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距离,从而起到抑制血液中有形成分聚集的作用,抗血栓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分别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从而加速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不仅能够对其血气指标水平进行有效改善,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丹.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5,7(3):180-181.
[2]卢红,伊燕.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6,1(3):23-25.
[3]黄琪述,梁景强,陈锦华,等.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效果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4):384-386.
[4]李纲.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抗凝治疗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42-2743.
[5]丁明霞,卢丹,常媛媛,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5,7(3):180-181.
[6]卢红,伊燕.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6,1(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