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儿童自身缺少合适的表达能力,因此面对问题的时候,经常会通过怪异行为进行表达。比如想要获得关心而假装头疼,像这种类型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不可以使用成人标准进行衡量。而且,儿童正处于利用周围环境创建自我概念的阶段,如果能及时治疗和预防,将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如果拖延处理效果则不佳。本文分析了常见的七种心理问题。
1、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
(1)自闭症。有着自闭症的孩子目光和言行都不愿意与人接触,经常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脾气较为异常,通常固执的爱听某项旋律或者是某种玩具。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的兴趣远远高于人,有的时候甚至将人的肢体当成物体来玩耍,玩耍时候伴有节奏和重复性的动作,对于喜欢的东西较为执着。产生自闭症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遗传和脑伤等。最佳的治疗方式是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适当的关怀孩子,为其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多动症。活动量非常大的孩子经常坐立不安、整天跑上跑下、话多、老师和父母认为这种孩子是故意捣蛋的。
多动症孩子特征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到一起、肌肉协调不良,缺少抑制力以及情绪不稳定、比较敏感。产生该种症状的实质性原因可能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或者是轻微的脑部受损以及天生便是活泼类型的孩子。
治疗方式为两点,积极方面为减少家庭方面的压力;消极方式则是应用镇静剂来降低孩子的活动量。不过不可以长时间使用,教学方面可以安排消耗体力的简单活动。
(3)口吃。通过统计来看,两岁到四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产生口吃,口吃属于语言表达上的一种障碍。通常情况下,因为十二岁之前的孩子正是利用社群内较多数的价值进行判断,构建相应的价值标准,因此对他们不一样的人经常存在着行为方面的排挤,导致口吃孩子的内心产生严重的挣扎,说话时候也伴随着焦虑现象。产生口气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生理原因表现为:遗传发音和器官协调迟缓以及发音器官障碍等,针对该种因素,务必进行就医诊疗。同时,还有心理因素造成的口吃现象,其被称之为心因性口吃。一般是来治愈内心的压力和焦虑以及恐惧、不恰当模仿等,最为常见的例子是课程压力非常大、搬家对新环境的恐惧、习惯训练时比较的严格、或者是孩子教育环境过于紧张等;父母、教师对处理其他口吃孩子采取的方式不恰当等,这些情况在父母教育管理下较为严格,导致口吃现象更加的严重。在治疗口吃期间,需要改进造成口吃的主要原因。当孩子发生口吃以后,父母和教师需要合理的进行教育,注意其他孩子是否进行模仿,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语言治疗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帮忙。
(4)恐惧症。孩子对于不明物体的恐惧较为常见,此种类型的恐惧持续不断的存在,对孩子正常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恐惧症的原因为以往可怕的经历、朋友恫吓、社会学习等。
在应对期间,避免出现危严恫吓,当过度恐惧的话可以服用轻微镇静剂,以此缓解恐惧程度。
(5)攻击行为。儿童攻击行为表现为不服从,从语言和身体方面进行攻击。治疗方式为:优化教育方式、禁止以打骂为主;改善家庭环境,提供温暖和关怀的环境、采取增强鼓励的方式、在孩子没有出现攻击行为的情况下加以鼓励。如果攻击性太过于强烈,必须带到医生进行诊治。
(6)强迫行为。儿童假设重复某项行为或者是动作的时候务必注意,不然一旦演变成强迫行为的话是难以解决的。面对强大的焦虑情况时,使用缓冲工具,以心理治疗方式为主。
(7)夜尿症。三岁左右的儿童经常出现夜尿症,出现夜尿症是因为器质性因素,比如膀胱无力、夜间的时候饮水比较多、晚上光线太暗不敢去厕所等。目前使用的夜尿治疗方式为:对孩子增加膀胱的容量进行训练,减少晚间水分摄入,多关心孩子,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2、预防大于治疗
治疗是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方式。因此,为了预防以上现象的出现,最佳的预防方式如下所示:
(1)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孩子产生问题是因为家庭氛围不和谐引起的。因此,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健全学校教育。不健全的学校制度是无法将儿童情绪发泄出来的,所以,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教育加以健全和完善。
(3)相关单位需要多举办类似的亲子教育讲座,让父母从中获取更佳的管理教育方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在社区构建心理辅导中心咨询求助,以免产生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4)多鼓励孩子,不要常常打击孩子。很多时候家长往往比较经常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打骂孩子,而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要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存在的缺陷,要对孩子正面教育,就算孩子犯错后,指正后要多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去面对下一次。
(5)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对比。网上曾流行过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在孩子小时候不管是学习考试没考好,还是行为习惯不对,都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对比,这样会给孩子一个压力。而且,如果孩子的好胜心理比较强的很多可能发展到事事攀比的心理。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可以自由的发展。
以上论述了常见的七种儿童心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孩子可以早日和社会生活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