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赵笑东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赵笑东
[导读] 摘要: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0)
        摘要:在整个电力行业之中,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又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重要模式,为了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变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在运行过程中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会影响了生产单位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会增加电力行业的成本投入。为此,想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需要做好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措施
        1变电站变电运行常见故障
        1.1变电站母线系统常见故障
        现阶段我国的变电站中,连接各个部位的导线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通过圆形截面与矩形绞连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发电厂的电能通过母线被输送到各个部位上。但是,如果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母线出现了故障,就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瘫痪,致使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母线出现故障的情况相比于变电站的其他部位来说,相对较少。多数情况下,母线的功能之所以会受到影响,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母线连接的其他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母线受到影响。
        1.2变电站输电线系统常见故障
        变电站在输电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从整个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情况来看,此类故障的数量相对较多。当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以后,怎样才能借助现有的技术判断故障的种类以及故障的位置是技术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变电站输电系统出现的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架空输电线路断裂导致的故障、绝缘电子设备损坏导致的故障以及部分人为因素以及外力因素导致的故障。现阶段,为了保证供电,我国的输电线路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对线路进行检修的难度较高,因此,变电站输电系统故障也十分常见。
        1.3变电站变压器常见故障
        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电力变压器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变电站的运行。随着电力检修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压器出现故障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常见的变压器故障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即变压器外部故障以及变压器内部故障,铁芯故障是变压器外部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
        1.4开关故障
        变电站变电运行中隔离开关主要起着隔离的作用,隔离开关受到载流回路负荷超量产生过大热量因素经常会引发开关故障。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线桩、接头等位置,这些位置因载流回路的接触面偏窄,使得产生的热量未能及时散出,进而造成载流回路过热问题。
        2变电站运行精细化管理措施
        2.1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保证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就需要变电站的操控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丰富的操控经验。操控人员只有具备了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变电站出现故障之后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故障类型,同时制定最佳的解决方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从电力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讲,在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的同时,还需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更新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持续的提升。
        2.2实行轮班管理措施
        对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需要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对完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部门应重视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成效,通过培训丰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水平,增加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培训的次数,在提升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电力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值班人员管理措施,促使值班人员能按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找寻合适的解决办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3制定紧急处理措施
        雨雪、火灾或者地质灾害等环境因素对电力系统变电正常运行的影响很大,天气变化造成电力设备故障、电线断裂等情况都会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变电运行。因此,电力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的必要性,对可能会出现影响正常运行的各种原因进行排除,制定出合理规范的应急处理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发电,在发现电线或其他部分出现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标注,并做好保护措施,以免对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2.4加强日常设备管理工作
        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对于减少变电站故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从设备采购阶段就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在选择电气设备的过程,就需要始终秉持着谨慎的态度,加强对设备质量问题的关注。在设备调试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监督,避免安装错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出现。其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设备损坏影响供电,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最后,在设备维护方面需要提前做好计划,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在此基础上,保证设备运行的治疗,降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
        2.5开关故障处理
        开关故障处理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的维护维修,尤其是在开关设备运行出现噪音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拆卸检查,并观察开关设备是否完善,同时还要检查开关设备是否受到灰尘、油污因素影响,应做好相关的清理工作。如果在对其电压检测中发现电压不稳的情况下,应分析其原因,这种问题多是因设备老化而产生,因此,应及时更换损坏、老化的开关设备。此外,还应做好开关与设备连接处的检查工作,检查其连接部位是否存在连接不良的现象,并对其进行维修,保证开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6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电量运输量的提高,变电运行前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使电力事业的发展在规范化的过程中得以安全运行。如成立监管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并做好变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登记、故障信息记录等。
        2.7加大对变电运行过程的监测力度
        如可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监控平台,对变电站的相关设备和运行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及时地发现、处理变电设备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达到“数据采集、业务协同、资管共享、管理集中”,从而提升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8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如培养变电管理和操作人员较高的安全意识、较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危险情况的分析能力、处事能力解决能力等。
        结束语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方式。现如今,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一种变电站所特有运作理念。提高对于细节的重视,用真实有效的数据、固定的标准等作为变电转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向高效化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对于提高变电站工作水平的提高以及降低投入的成本来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田巍.探究变电一次设备故障预测及检修方法[J].中国金属通报,2019(01):161-162.
        [2]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01):144-146.
        [3]张建龙.输变电系统中变电运行故障及处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9,10(02):118-119.
        [4]王燕勤,贾利军.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