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式变革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宋婷婷 李翔 韩璐
[导读] 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丰富,读者来自于各个领域和阶层
        摘要: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丰富,读者来自于各个领域和阶层,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较为丰富集中。实际上,图书馆需要为各个行业服务,读者服务的有效开展都必须要以馆藏信息资源作为支撑,所以新时期下图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方式变革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方式
        1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要点
        1.1信息资源智慧化整合及利用
图书馆需对馆藏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包含各种数据、不同载体的信息,同时要选择统一标准为其登记“身份信息”。另外,还要选择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让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感知”不同的资源信息,更合理地决定使用信息资源。要推进智慧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对纸质信息资源实施数字化处理,例如期刊电子化、书籍数字化,之后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以及目前已有的数字资源实施连接,建立完善系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用户不仅能够跨区域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还能够实现跨平台和跨载体的检索,同时也可以借助于PC、移动端来对图书馆内部信息资源进行读取和浏览。
        1.2提供多种信息获取、检索途径
在推进探索“互联网”+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检索平台,以便于读者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检索平台,同时只需进行一次检索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另外,要积极加快APP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以便于读者能够使用移动客户端就可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对于信息资源的下载来说,针对纸质信息实施数字化处理,尽可能让馆藏信息都能够进入检索平台,供广大读者进行在线浏览或下载。RFID等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应用,为依靠纸质资源的读者带来了更好的获取渠道,这部分读者能够自助查询信息,实现自助借还,部分不能亲自到图书馆的读者也能够通过物流途径来实现远程借阅。
        1.3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即是按照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以及优势专业,结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对某一领域如体现地方经济、学科专业以及专题特色的信息展开收集、整理、评价,同时依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程序把信息资源数字化,进而建立特色数据库。即在开展好实体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前提下,结合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推进信息工程建设,坚持以特色和专业规划原则,着重对相关电子信息予以收集,构建系统化、层次感强的特色资源库。因为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需要投入较大成本,图书馆可以采取合作的办法,让图书馆和当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依靠各方在人财物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专业特色数据库,迈出一条共建共享的道路,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1.4进一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图书馆必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跨越边界,面向全社会扩展纸质、电子等信息资源的来源渠道。一是可以加强和国际、国内、省内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二是应当积极主动和当地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展开合作,互换信息资源的复制件;三是要利用好出版物缴存制度,开发缴存资产价值;四是通过命名、专藏抑或是纪念活动来引导广大读者或社会组织机构捐赠信息资料;五是定期组织读者易书、互荐等活动。
        1.5健全信息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由当地政府部门带头组织,规划建设各级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与管理中心,坚持科学统筹,合理设计,开展好现代化图书馆网络共建共享体系基础资源建设的宏观规划。另外,必须要尽快推进信息资源网络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定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此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要借助于相关政策法规来明确共享网络资源中的相关问题,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为图书馆共建共享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6提升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不仅仅从思想观念上对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关键的是要让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主动适应新时期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应当拥有开展此项工作所应当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拥有互联网信息搜集获取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真正推动图书馆的发展。所以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在于促进其科技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强调针对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来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
        2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变革的途径
        2.1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在大数据背景下应该做到及时的个性化推送服务。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及喜好,制定有选择性、针对性、人性的定制服务,可以将用户经常使用的模块设置在图书馆网站较为显眼的地方,为用户的查询和使用提供便捷服务,能够极大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时间。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效率及针对性,从而做到高效、高质量的满足用户需求。
        2.2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能力
图书馆可通过分析用户的查询及使用记录,对用户的需求进行预测,在实际采购或在数字资源的安排和分配中,做到资源、用户和服务之间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服务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此外,也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对系统运营数据及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处理,了解用户重点访问的窗口及时间,从而推测出图书馆的高峰时间。图书馆进而可以调整工作人员数量和服务时间,避免出现人手分配不均的情况,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及用户满意度。
        2.3培养具有大数据背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因此,务必把大数据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用多种激励机制和培训手段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大数据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人员要利用其专业技术能力将馆藏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对网络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采集和整理等,给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并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2.4开展联合性的服务
图书馆可开展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联合性的服务,尤其是信息资源领域的共享服务。信息资源领域的共享服务是指借助同类型的信息集成,提供继承性的信息化服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集成包括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集成和信息源集成。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存储在云数据库或分布式集群中,各个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上传或下载数据。同时利用大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全面的分析某一学科或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供集成化的推荐服务,进而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随着信息和馆藏数据资源的不断增多、非结构化信息的不断增长,图书馆若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需要对其服务工作有创新,而创新则需要大数据的密切支持。大数据对图书馆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才能避免被边缘化。因此,图书馆需要跟紧时代的发展步伐,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背景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大数据在挖掘和分析领域的优势,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钟洁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2):53-55.
[2]黄维玲.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6(5):8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