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分析 王立刚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立刚
[导读]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领域硬性支撑之一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备产能的要求和依赖性越来越高。
        身份证号:2301251975****0937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领域硬性支撑之一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备产能的要求和依赖性越来越高。然而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究。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及保养模式,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进措施,以为从事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1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现状与问题
        1.1维护保养系统不够完善
        相较于电力工程施工的其他方面,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并没有形成一套明确的操作流程与系统。为了大大降低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费用,施工团队往往还采用故障维护性模式,被动地对设备进行维修。这不仅让操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还十分不利于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可持续使用,增加了团队其他无形的成本。
        1.2管理模式不合理
        虽然现在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开始渐渐重视起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但是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还是没有得到革新,相关制度的落实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施工一线的管理模式,十分落后和松散,并不能达到当前社会对于对电力工程施工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加了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成本,导致电力工程施工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始终上不去。
        1.3 队伍建设落后
        相较于其他部门,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比较少,综合素质层次不齐,领导也没有为他们定期组织培训的意识,导致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队伍建设十分落后。另外由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造成许多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方式并不能连续进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具体的设备使用过程中,团队没有对新型设备进行操作上的培训,而是靠着操作人员自己摸索着工作,加上操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往往采取粗暴的作业方式,进一步加大了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负荷,增加设备维修频率。在具体的维修工作过程中,一些从业人员盲目相信自己的经验,而不去全面了解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分析故障出现的可能原因,制定出相应的维修方案,造成机械故障频繁发生,损害设备的性能与寿命。
        2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管理措施
        2.1加强对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的重视
        机械生产制造加工设备的故障其实就是丧失了机械性能,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故障发生类型进行分类。比如从故障的起因来分类可以分为:人为事故、自然故障、关联性故障、非关联系性故障;从故障所带来的后果又可以分为:功能性故障、参数性故障;再或者可以从故障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渐发型故障、间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混合型故障。当我们搞清了故障的类型时就能对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采取最合理的保养措施。其实很多家制造企业的制度已经被予以完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及时的予以落实,其根本原因还是企业本身对此并不重视。一个工业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如果想实现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就需要自己本身开始重视起来,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严格做好自己的职责,做好应有的安全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加工时安全制度的落实,提高整个车间的安全性,执行效率,将整个机械制造加工公司的收益提高。
        2.2完善优质的相关制度
        想要让机械制造生产设备有着高效的使用效率和生产质量,首先就需要积极地确立良好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维修策略。

(1)先对设备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很多高精度的生产设备内部结构都极其复杂并且脆弱,很容易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设备所处环境的过热、过冷、灰尘过多、信号干扰等等情况的影响。先做到结合这些外界因素条件分析可能会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和损害,以及做到预防避免,以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2)为遏制操作人员失误所带来的影响,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必要的采取一些惩罚机制,对因疏忽而对机械设备造成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处罚,让员工从根本上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避免错误的出现。(3)对维修人员的能力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不断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拔高检查质量,增强维修效率,让每一个维修工人都具备对于问题的预测能力、发现能力和高效维修能力。同时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企业文化,还可以制定不同的相关制度,而且要及时的对制度进行更新更正,避免因制度上的漏洞出现,而对企业带来损失。
        2.3加强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管理
        每次有新设备进厂或者有新员工进入的时候,都要及时的有对应培训。让所有人都对新设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老员工不能抱着对旧设备的状态来理解新设备,会导致设备的损伤。例如不同的机械设备使用的是不同类型的油脂,如果错加油脂也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损伤。给新入职的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增强其责任心,工作时由老员工进一步进行规范性的教导,合理正确的使用设备,减小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在制度上应用“一人一设备”把设备的日常维护对应到使用的个人身上,从使用者层面上开始做到机械设备保养维护的执行。还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对机械生产设备每日的正常消耗进行记录,为管理层提供相关数据,进而有利于对设备的分析与维修保养。
        2.4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产量、维修费用、消耗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对单车进行精准的核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有效的管理者进行奖励,对管理失能的人员和部门进行鞭策,树立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的风向,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和使用的水准。对此,企业要建立专门的统计、核算部门,明确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对机械设备的随行记录提高重视,建立设备的技术档案,对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2.5加大对人才和设备的资金投入
        针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中出现的队伍建设落后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对人才和设备的资金投入来得到改善。提高从业工作者各方面的待遇,能够起到留住人才的作用。定期组织训指导活动,提升设备操作者、机械维修者、团队管理者培的综合素质和观念意识。让他们学习和研究从事电力工程施工工作必备掌握的技能,如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内外构造、各个零部件的匹配情况、整体的操作规程、保养维护要点等方面的知识。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领域对于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日益依赖的当下,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完成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文的分析,认识到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基本模式,了解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现状与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参考文献
        [1]易靖松.关于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4):282-283+286.
        [2]刘正雄.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其保养措施[J].通讯世界,2018(04):143-144.
        [3]熊伟.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2):240.
        [4]张国宝.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8):75-76.
        [5]莫胜南.浅析电力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30+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