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发酵床养殖模式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效益比较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清容1 戴隆江2
[导读] 摘要: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肉牛养殖技术,不同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下不用人工清理粪便,减少了劳力成本且不用建设堆粪场、沼气池等配套设施。

        1.来宾市畜牧站  广西来宾  546100;2.来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肉牛养殖技术,不同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下不用人工清理粪便,减少了劳力成本且不用建设堆粪场、沼气池等配套设施。对比发酵床肉牛养殖模式和传统拴系养殖模式下养殖肉牛的经济效益,对我国肉牛养殖业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养殖场建设成本、经营期运营成本、效益分析、存在问题与反思四个方面将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展开分析和对比。
        关键词:肉牛养殖 发酵床 模式 效益
        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是一种新型生态环保肉牛养殖技术,它是在发酵床垫料上养殖肉牛,特点是免清理粪尿,肉牛排放的粪尿中的有机质能及时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降解为无机质,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发酵床养殖技术最早先在生猪、肉鸡养殖上得到了有效应有,近几年才在肉牛养殖中加以推广[1]。发酵床垫料是由外源微生物、秸秆、锯末、 稻壳等组成,将其铺设在牛圈底层,厚度一般为40~90cm,牛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
        发酵床养殖肉牛可以减少人工清粪的环节,虽然垫料需要定时抛翻,定期清运与更换,但是垫料的搅拌、铺设、清运等环节均可以利用畜牧养殖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且能减少堆粪场容量,养殖场也无需建造沼气池,无需冲圈可以节约用水;粪尿能与雨水分离,发酵后实现有机肥还田;牛只可以在发酵床垫料上自由活动,一方面可以将粪尿与垫料充分混合发酵,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肉牛的肉质。所以将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推广,具有节省劳力成本、节约用水等现实意义,但发酵床养殖模式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牛棚占地面积增大,且建设成本也会增长;其次发酵床垫料需要定期更换,垫料和外援微生物菌种的投入也是固定成本之一;再次冬季温度较低,发酵速度减慢,在定期更换垫料的基础上还需要定期补充干垫料,冬季养殖成本会额外增多。所以,对比发酵床肉牛养殖模式和传统拴系养殖模式下养殖肉牛的经济效益,对广大肉牛养殖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养殖场建设成本、经营期运营成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问题与反思四个方面将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展开分析和对比。
        1 养殖场建设成本
        1.1 发酵床养殖模式
        发酵床养殖模式下牛位的跨度较宽,考虑牛自由活动等因素,按双列对头式栏舍计算,对侧牛位跨度为8~10m,中间走廊和料槽4m,牛棚的整体跨度为20~24m,牛位宽度为1m,每头牛的占地面积为8~10m2。主体屋面通常为彩钢板制造,两端为开放式,且牛棚需设置饮水池,建造成本约为500元/m2。
        发酵床模式需要搅拌、铺设、清运发酵床垫料,需采购畜牧养殖机械,此项支出需要计入建设成本。
        1.2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下牛位跨度较窄,通常为2m,两侧应设1.2~1.5m的清粪通道,中间走廊和料槽4m,牛棚的整体跨度为11m左右,牛位宽度为1m,每头牛的占地面积为3.5m2左右。主体屋面通常为彩钢板制造,两端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需要安装饮水碗,建造成本约为350元/m2。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下需要每天清运粪便,需建设2~3个堆粪场交替使用,每头牛按1m3容积计算,堆粪场建设成本为200/m3;还要建设污水池,用来临时贮存尿液及冲洗粪便的水,每头牛按0.5m3配置,污水池建设成本为300元/m3;除此之外还要建设沉降井和排污暗沟,如果需要建造沼气设施,还需建设沼气池。
        发酵床养殖模式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相比不需要建造堆粪场、污水池、沼气池等设施。
        2 经营期运营成本
        2.1 人力成本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需要雇佣专人负责清粪工作,每人负责200头牛,按人工工资4万元/年计算,每头牛平均人力成本200元。并且清粪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较差,还面临用工难和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发酵床养殖模式:不需要人工清粪,只需要定期抛翻、清运与更换垫料,而且垫料的搅拌、铺设、清运等环节均可以利用畜牧养殖机械设备实现机械化操作,节省人力成本。
        2.2 冲洗水费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需要定期冲洗栏圈,尤其是夏秋季温度较高时,几乎需要天天冲洗,冬季则频率降低,以10m3每头牛计算,每头牛成本增加25元。
        发酵床养殖模式没有此项费用。
        2.3 饲料和兽药
        在正常情况下,两种模式在饲料和兽药的支出相差无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发酵床养殖模式下牛棚不能使用化学消毒药品和抗生素类要,病菌就会附着在发酵床垫料上,一旦发病将会造成严重损失[2]。
        2.4 发酵床垫料及菌种
        发酵床垫料中锯末为首选,除锯末外还要用到秸秆、秕壳,在建设期初次铺设时可以先铺设预设高度的一半,后期再逐渐添加,每头牛按4m3计算,费用为180元,进入稳定运营期后可将发酵牛粪填入垫料,节省成本[3];建设期在垫料装填到位后,按照发酵床菌种的接种量将其均匀抛洒在发酵床表面,用翻刨机械将菌种和垫料混合均匀,菌种的成本费用为每头牛50元左右,进入稳定经营期垫料添加发酵牛粪后应根据养殖密度、垫料适度等决定是否添加菌种及菌种添加量,所以在建设期发酵床养殖模式投入较大,进入稳定运营期后投入较小。
        传统拴系养殖模式没有此项费用。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表一  肉牛发酵床养殖模式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效益对比

        如表1所示,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建设初期投入较大,包括牛棚建设费用、畜牧机械购置费用、垫料初次铺设费用等,每头牛增加平均建设费用3500元。进入稳定运营阶段后,每头牛每年垫料及菌种费用大约60元。传统拴系养殖模式下人工及水费225元,发酵床养殖模式可以节约费用165元。
        在发酵床养殖模式下,牛只能自由活动,舒适躺卧,行为需要得到满足,减少应激反应,在同等饲料及饲养条件下,肉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销售时每千克活重增加1.0元左右,若按照肉牛出栏体重平均700kg计算,每头牛增加收益700元,因此,发酵床养殖场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
        3.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近年来,秸秆回收和综合利用成为农业部门工作的重点,秸秆制作发酵床垫料是除了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外非常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腐熟垫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既解决了秸秆无处可去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加大了环境保护,又促进了种养结合和循环经济发展。
        4 反思与展望
        尽管现阶段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完善,借鉴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地方特色的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就能为我国养殖业实现生态化、环保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提高我国的肉牛养殖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太记,刘贤,左瑞雨.发酵床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6,(4).39-40
        [2].韩永胜,佟桂芝,丁昕颖,殷元虎.发酵床养殖肉牛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5,(4).89-90
        [3].李晓锋,王平,杨前平.肉牛发酵床养殖模式与传统拴系养殖模式效益比较[J].科学种养,2019,(3).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