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小静
[导读] 摘要:截止到2018年,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农村人口为564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42%。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截止到2018年,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农村人口为564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42%。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通过农村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相似的发展趋势,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山西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民消费。但是,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的缓慢与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因此,需要在优化山西农村金融结构、创新山西农村金融产品、加快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农村的征信体系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互联网金融体系
        1 山西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1.1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8年,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贷款额净增加了600亿元,其中涉及到农业贷款的数额净增加了500亿元。山西省2018年在金融精准扶贫方面投放的贷款总额为100亿元以上。截至2017年底,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扶贫贷款总额为250.66亿元,是农村融资的主要来源,和年初相比较增加了129.38亿元,有将近12.11万山西省贫困户得到了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帮助。
        1.2 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及消费现状
        在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构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食品烟酒、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这四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对一些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的消费占比则很小。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其上升幅度并不大。这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等有一定的关系。
        从2011到2017年,山西省人均国民收入12772元增长到20420元,增长了7648元。同时,山西省农村人均居民消费从4587元增长到8424元,增长了近2倍。相应的,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地增大。
        2 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民消费途径的直接影响
        在农村消费信贷得到发展之前,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普遍低而且不稳定,导致其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居民消费普遍较低。同时,农村居民受到的流动性约束较大,导致农民对大额耐用品较大的需求无法满足。因此,农村居民只有通过减少现期消费,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实现该需求。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凯恩斯理论表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大致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同时谨慎动机一般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扩大自己手中持有的货币来预防一些突发的事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现期消费。而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为农村居民获得资金支持提供渠道,并减轻了流动性约束,使得跨期消费得以实现。
        2.2 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农民消费途径的间接影响
        随着山西省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其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农村小额信贷降低了农民借贷资金的成本,刺激人们进行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人们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进行农业科研所需资金的需求。此外,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集聚人才,以至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使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得以增强。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其收入来源。
        3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Z)作为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作为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贷款(Y)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
        3.2 实证检验
        本文选取2005~2017年的山西省农村人均消费、山西省人均贷款和山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建立模型。数据来源分别为《山西省统计年鉴》和《山西省金济年鉴》。同时运用Eviews进行数据分析并获得回归方程。
        表3.1回归方程检验表
 
        由上表可知,模型为:
        Y=558.9619+0.391433X1+0.164670X2
        由表3.1可知,可决系数R2的数值为0.9786,而调整的可决系数R2的数值为0.9743。无论是可决系数R2还是调整的可决系数R2,解释变量都可以合理的说明被解释变量。在该篇文章中也就是,山西省农村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贷款可以很好的说明山西省农村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而且表中数据表明了利用相关数据所得到的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
        4 山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及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山西省农村互联网金融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要加快山西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进行交易时要进行身份认证,电子认证等多重认证方式,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如果各金融机构不能识别,则应该由第三方或者要求公安部门开放电子身份证。对于使用移动客户端进行交易的客户,农村金融机构要协助其进行,避免出现因此操作错误而承受损失的情况。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农村金融”作为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4.2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运作环境
        为了促进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改善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就变得尤其重要。山西省政府和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要着力培养专业的金融人士。同时,也要通过一些举措来吸引其他地区的金融人才进入。首先,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其次,山西省金融机构要提高其基本待遇,如解决其住宿问题等。再次,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要想引入金融类人才,就必须提高其工资水平。
        参考文献:
        [1]戴序,董亚文.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9(02):29-36.
        [2]尚斌. 山西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
        [3]薛永刚.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
        [4]陈波,王秭悦,罗荷花,鲁斯玮.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对农户消费结构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8(08):90-95.
        [5]赵洪丹,赵宣凯,陈丽爽,郑琛誉.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7):10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