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迪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巨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菏泽  2749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土质结构,如果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处理将会对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正确认知软土地基结构物理力学特性的基础,通过有效勘察工作能够得出正确的数据和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本文就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数据处理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处理
        对于岩土工程而言,要想保障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不仅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要对工程地基条件进行正确勘察和分析。软土地基对于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且深远,这种不良地基由于结构稳定性、透水性差,因此当作为工程地基时会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发生沉降和变形,同时在地下水的腐蚀下进一步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由此对建筑工程带来严重危害。现阶段,软土地基的勘察与处理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相关研究工作也逐步深入开展,势必推动我国软土地基勘察水平的全面提升。
        1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1.1勘察工作要点
        在进行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实地勘察时,为确保勘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对勘察内容的全面性给予高度重视。具体而,软土勘察内容可归纳为软土地基类型和赋存情况,同时还要对土体演变规律、土质立体分布及渗透性能进行综合全面分析。通过全面的勘查工作,能够准确掌握软土地基地质结构信息及软土结构强度与应力参数变化等,由此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与此同时,软土地基结构质量还受到该区域地下水水文特征影响,为此还要对地下水埋深情况、变化规律进行全面勘察与评估,进而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1.2勘察工作注意事项
        为全面准确掌握软土地基各项数据,在进行勘察作业时必须强化勘察点给予高度重视。首先,勘察点要结合工程结构情况进行设置,同时也要综合工程地质评价及相关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由此保障勘察探点布置的合理性。其次,在取样过程中,还要通过剪切试验来分析软土土体结构的强度,为此还要高度重视剪切试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剪切实验是掌握软土特性的重要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软土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剪切实验方法,例如透水性差的黏土性质软土可采用十字板剪切实验进行测试,而存在较大应变力的软土则采用动态三轴试验、扭剪切实验及蠕变实验来获得相关数据。
        2 软土地基勘察的核心问题
        2.1土层检测
        在进行软土地基勘察工作时,除了基本的土层类型、特征与分布情况等勘察工作外,还要对软土的排水固结条件、沉降速度等方面进行细致勘察,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软土结构,如薄层夹杂砂层的土体更应进行细致的实验和分析。土层均匀度是土层检测的重要内容,包含了土层厚度、立体分布等情况。此外,还要对软土地基结构持力层实际埋藏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由此掌握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结构的风化程度和分布特征。
        2.2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是软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力学性质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有利于提升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首先,鉴于不同固结历史下软土结构应力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对软土固结历史进行有效探测,由此分析出软土超固结、固结正常及欠固结的力学特性,并根据前期固结压力测定岩土工程地基的变形参数。其次,还要对地下地貌进行全面勘察和分析,掌握岩土工程区域具体结构情况。通过实验检测分析,确定岩土工程地质结构的回弹系数、压力指数和固结压力系数等参数,并进一步掌握不良地质的相关力学性质指标。


        3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3.1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常用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能够准确探测软土的埋藏条件、立体结构及厚度颜色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能够对于地下水赋存深度及补排水条件、径流情况进行探明,由此确定岩土的主要物理及力学指标。一般情况下,采用薄壁取土器以静压取样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样品性质的稳定性,特别是样本中水分的保护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细沙层取样工作可以采用标准贯入器完成取样,能够确保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3.2现场检测技术
        由于软土触变性与流变性较强的基本特性,极易在采样时影响其物理性质,如样本的水流失问题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还需在在钻探技术的基础上加以辅助和完善。现场检测技术是针对岩土物理性质进行现场检测的技术,能够弥补钻探技术存在的不足。现场检测技术有标准贯入实验、十字板剪切实验及轻型动力触探实验等,为此要根据岩土工程实际特征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选择。
        3.3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采样工作后,还需要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来掌握软土地基更多的物理和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的目的在于对软土地基的力学、物理和化学属性参数进行测定,其中力学属性是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室内试验方法主要有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固结不排水剪(CU)试验及三轴试验等形式,能够准确分析出软土地基的相关属性和参数。
        4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实施流程
        为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要明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所确定的工程场地等级与工程地基结构设计要求等方面对岩土工程勘查等级进行划定,由此指导后续勘察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其次,在确定勘察等级后,还要对相关勘察工作量进行确定,并初步选择岩土工程所需的勘察技术。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建设需求科学布置勘察探点,另一方面还要设定好孔距与孔深,并以此计算出勘察工程所需的钻孔数量。再次,确定岩土工程取样数量,并制定一个完善的检测试验流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最后,对岩土工程所在区域水文情况进行勘察,由此掌握地下水周期性波动规律及对岩土结构特性所产生的影响。
        5 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的数据处理
        在完成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查工作后,还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此为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数据处理工作主要包含了实验数据、原位测量数据和地下水文条件数据等,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才能生成最终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一般情况下,岩土工程实验大多采用常规土工试验来分析软土地基特性,因此在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时,应保障数据处理能够准确反映岩土工程的物理力学性质。而对于原位测量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要对具体的土质进行标准贯入实验。通过贯入试验能够获取标准规范的数据资料,然后再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数据统计和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
        6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工作,能够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而为软土地基加固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加,岩土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因此相关领域从业者要对软土地基的勘察工作及相关数据处理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勘察技术及方法来获取岩土工程地质数据,从而降低软土地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危害。
        参考文献:
        [1]申燕.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技术探究[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03)
        [2]张军州.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讨论[J].山东化工,2018,47(02)
        [3]陈学君,刘凌远.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
        [4]曹冉冉.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7)
        [5]彭都,李艳林,潘建华.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