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工企业如何做好安全培训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英辉
[导读]

        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外围项目部  辽宁省  124000
        一、了解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
        1、生产规模大型化
        近20多年来,国际上化工生产采用大型生产装置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以化肥为例,20世纪50年代合成氨的最大规模为6万t/A;60年代初为12万t/A;60年代末,发展到30万t/A;70年代发展为54万t/A。
        2、生产过程危险性极大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特性的危险化学品。而这些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爆炸、火灾、急性中毒(窒息)、慢性中毒(职业病)、化学灼伤、噪声和粉尘(职业病)等。
        3、生产工艺条件苛刻
        既然是化工企业就必然涉及到化学反应,有些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有的要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如由轻柴油裂解制乙烯,聚合聚乙烯树脂。
        4、生产方式的高度自动化与连续化
        化工生产已经从过去落后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生产装置从室内走向露天;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进而又发展为计算机控制。
        二、认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指对从业者进行安全思想(态度)、安全知识(应知、安全技能(应会)的教育和培训,它对端正安全态度、树立安全风气、养成安全习惯、灌输安全知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是一项基础性非常强的工作,是确保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化工企业就占了1/3。大量事实证明,任何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而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往往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避兔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人。因此,必须通过安全培训等手段,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
        各生产企业应该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来制定安全培训的内容,但是总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标准;
        (2)公司或工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及职责;
        (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所在单位及岗位的安全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
        (5)所在岗位的劳动用品、安全器具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
        (6)所在岗位的工艺流程和开停车安全注意事项;
        (7)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
        (8)岗位危害辨识及风险防控内容;
        (9)有关事故案例等。
        四、关于化工企业做好安全培训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管理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将安全培训工作形成常态化。在培训中应将生产实际与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将培训质量与授课人、职工奖金或职务晋升紧密挂钩。对培训中发现的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严格培训管理和考核制度是抓好企业职工教育的根本、基础,否则抓好职工培训根本无从谈起。
        2、采用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企业培训针对的是在岗职工,因为个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环境及个人的性格特点差别非常大,所有千篇一律的培训往往只能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目的,只有吸引力强的培训,最后的效果应该会更好。针对制度、安全常识教育我们认为结合实际事故案例分析,血的教训绝对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会记牢;针对操作能力培训要理论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事例,通过虚的知识和事实相结合,使知识更加好记,效果也会很好。
        3、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学习氛围。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就是给职工一个好的环境,这需要好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身先士卒,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学习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和优良品德,形成先进、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使他们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4、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培训新的内容,才能增强培训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从而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欢迎,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久而久之,员工的岗位素质就会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基础也会逐渐牢固,安全生产才有保障。
        企业应该通过完整的、连续的、有针对性的职工安全培训,让职工在内心深处去接受培训,进而产生主动要求培训的想法和需求。职工只要头脑中产生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就会采取相应的安全行为,避免各种“三违”行为,这样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证了他人和装置设备的安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