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舞台编导的创新性思维研究 段亚炜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段亚炜
[导读] 摘要:目前,群众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期间,其舞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精神文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水磨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
        摘要:目前,群众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期间,其舞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精神文明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对其编导创作的时候,须遵循出色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思路对其舞蹈进行编导,才可以将该文化中的舞蹈创作以及编导水准提升。本文主要探究在群众文化中对舞蹈进行编导的思路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编导思维;创造
        1群众舞蹈创作与编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1不够重视编导
        在群众文化中对舞蹈进行编导,其本身就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加上舞蹈创作是一个过于复杂的过程,针对群众文化进行舞蹈创作的时候,要运用很多肢体动作来完成舞蹈的形象,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群众文化中舞蹈作品的魅力发挥出来,特别是在对舞蹈进行编排的时候,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以及情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很好将整个舞蹈作品完成,并非易事,这就要求编导人员将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以及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这样所创作出来的群众文化舞蹈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但是由于群众文化在素养方面有很大不同之处,给舞蹈创作阶段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很大一部分编导工作都是在幕后进行,群众不会轻易看到编导工作的整个过程,造成在编导工作认知上有很大误差,并且不够重视问题该工作。
        1.2表现力不够充足
        在群众文化中,运用舞蹈能够有效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时还能打动其内心世界,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跟群众在精神上达成共识,从而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舞蹈在群众文化中得到很多群众的支持,该舞蹈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健身和娱乐过程中能够得到满意,把该舞蹈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良好习惯,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群众文化舞蹈的魅力所在。现如今在群众文化中,舞蹈的发展越来越好,随之而来,就是传统舞蹈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涌现出来,从而使很多人民群众在学习舞蹈作品过程中出现肢体问题,人民群众在进行舞蹈时,缺少灵魂,很容易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该舞蹈失去兴趣,这样就会导致群众文化舞蹈在综合表达情况下出现很大缺陷,从而限制了群众文化舞蹈的发展。
        1.3群众舞蹈人员基本功不够扎实
        关于群众文化舞蹈的表演,大部分都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参加其舞蹈表演的很多部分都来自平民大众,由于该人员在学习群众文化舞蹈过程中不能熟练掌握其基本功。并且参加舞蹈的很多人群都年龄偏大,由于该人员没有直接接触过音乐和形体方面的技能培训,所以在舞蹈的动作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之间有很大差异。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限制上会导致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以编导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舞台编导的过程中,务必要更加全面深入解析每一种题材的运用,以及舞蹈动作和音乐形式等。
        2群众文化舞蹈创造的重点
        2.1形象亲和
        舞蹈作品牵涉到多种形象,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文化舞蹈要以强烈的亲和力,借助形象塑造来展现自己的风格,有效激发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欣赏兴趣。这就需要舞蹈创作人员深入挖掘大众的审美风格和精神要求,加强大众文化舞蹈形象的亲和力。此外,舞蹈创作者还应积极借鉴大众文化舞蹈作品的先进创作经验,实现对亲和力形象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有效提升人们对大众文化舞蹈作品的喜爱。
        2.2风格通俗易懂
        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更加偏爱简单、容易了解的艺术形式。其次,舞蹈还要具备鲜明特色以及通俗性来表达,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民群众喜爱。

所以在对群众文化的舞蹈进行创作时,须特别重视风格的通俗性,并且能够显示出地域特色。在对其舞蹈进行创作时,该舞者要加入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并且与群众进行有效沟通,详细对其进行勘查,全面把握住该群众对通俗性艺术作品的详细标准。这些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引入经典的民间舞蹈,将其有特色的元素,进行创新并参考。这样所创造出来的舞蹈风格比较具有特色,并且简易大方,这样形式的舞蹈作品表达出来,可以使群众文化的舞蹈更趋向于成熟化。
        3群众文化舞蹈编导思路
        3.1发挥即兴舞蹈作用
        在对群众文化进行舞台编导过程中,要对人民群众的舞蹈功底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跟其有关条件是否符合,从而可以将群众文化舞蹈可操作性加强,并且促进该文化舞台的大力推广。针对该文化舞蹈,精心选题,后期就可对舞蹈进行编排,在编排过程中要发挥思维。编排过程中,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进行挖掘,其中获取有利的素材,其次还要对该群众的审美眼光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全面考虑,在设计舞蹈动作的时候,尽可能合理编排,这样该舞蹈动作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有艺术性。另外,可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即兴舞蹈,从而可以将其想象力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加强舞台效果。
        3.2根据舞蹈主题进行音乐制作
        在大众文化舞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就是音乐。基于该文化舞蹈,在仔细选择题材以及进行编排的过程中,以舞蹈的主题作为凭证,从而对其音乐进行创作。针对音乐伴奏进行创作的时候,要以群众文化舞蹈的基本队形以及变换的具体形式为基础,将音乐与舞蹈这两者相互之间融合在一起,增强其默契度。其次,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要能够贴切舞蹈主题,并且能突出其含义的优美音乐为主,并且可以使舞蹈的意境进行巧妙创作,这样更有利于舞蹈在演绎过程中更具有震撼力以及艺术感,从而为人民群众带来视觉以及听觉双重感官的情感,使人民大众可以产生共鸣心理。比如,舞台剧 《美人鱼》中,刚开场时选用的是较为轻快的音乐,为了更好突出美人鱼们的天真快乐,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中间的暴风雨等配乐,可以很好突出天气的恶劣,为后面王子落难,小人鱼搭救以及后面的故事做好铺垫;当巫婆出现的时候配置的较为恐怖的音乐,以及后面舞会交谊舞歌曲、思念时的悲伤音乐等,根据情境创造出来的音乐使舞台剧更具有融入感,每个阶段和节奏都制造出不一样的音乐来烘托舞台氛围。
        3.3灵活运用道具布景
        编导群众文化舞台时,还要对使用道具以及布景灵活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加强群众文化舞蹈演出力度的艺术效果,同时还能表现出该文化舞蹈的艺术涵养,从而可以有效吸引住广大人民群众,使其对该舞蹈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在灵活使用演出道具以及布景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舞蹈的构思,更具有精细化以及清晰度,从而加强其质量。在这期间,要以群众文化舞蹈为基础来表达其主题情感以及思想情感,在创新舞蹈编导的时候,要对道具以及布景进行科学选用和创新精神,将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对群众文化舞蹈的编导进行协助以及修饰的功能。
        4结束语
        总之,在对群众文化的舞蹈开展创新工作中,要熟练掌握题材,并且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具有亲和力以及平民化等特征。其次,要根据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的特殊性来对舞蹈进行编排选材,可以发挥即兴表演的作用,依照舞蹈的主题来选择适合的音乐,并对进行创作。另外,在编排过程中,还要巧妙使用道具布景等来完善群众文化舞蹈,这样可以将该文化舞蹈的创作力以及编导水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珣.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与编导研究[J]. 教育, 2017(2):00320-00320.
        [2]马俊莹.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研究[J]. 中国文艺家, 2018(12).
        [3]尹勇. 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与编导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 000(0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