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过后便是“春”——关于石油行业生产经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李梦香
[导读]
        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二队  402160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石油产业也不例外。曾几何时,在大庆油田上的第一个油井开采成功,人们欢呼雀跃的声音至今也在石油行业从业人员的脑海中。
        一、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从那以后不断有油田陆续被发现,被开采,石油行业成为当时朝阳产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了石油产业中。石油产业这个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在中间获得巨额的经济回报,又有很多人依靠这个行业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可以说当时的石油产业是让外行颇为羡慕的行业,曾几何时当有人问起石油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时,大家回答时,都会露出满意的微笑和一丝骄傲的神情。因为在当时石油产业确实是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大家都很看好这样一个产业,从而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
        我们单位的老王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每天美滋滋的,觉得能在石油产业工作,就是他人生的一大幸事,每天二两小酒一喝,没事时,就会和工友们说石油行业之前的繁荣的景象,他说虽然现在的我们这里好像也好兴盛,但是往往比不得当年那时的情境,他说一切都过去了,想再次取得产业的辉煌,还要靠你们这些年新人,你们脑子活,学龄高,能跟上时代,我们发展不能再走老路了,在石油产业最为兴盛时,当时人们过的生活比较穷,改革开放以后,各地都加快生产,国内的内需也上来了,国外的贸易也开始了,大家好像都等着咱们石油去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所以都来抢的要咱们的石油,咱们石油工人就像现在一样每天辛苦的劳作,源源不断将石油运输到各个地方,支持当地的生产生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人们富裕了,很多地方对咱们石油的需要降低了,国际贸易不稳定,国际市场风云变幻,难以琢磨,我们石油的入路成了问题,所以出现整个产业的下滑,我们的日子也难过了,这些都需要你们,要想办法转型发展,将失去的找回来,将没有挖掘的市场挖掘出来,我们石油产业还是有希望的,这样我们才能继承祖辈留下的良好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的石油产业再创辉煌。
        二、石油行业度过“严冬”走出低谷的路径
        笔者觉得第一是转变我们的生产经营的思路,补齐我们的生产经营的短板。石油产业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不过生产经营理念在其中很重要,面对原油价格上下波动不定,时高时低,我们就要抢抓机遇,进行产业改革。首先要认识到现在确实是一个石油产业的严冬期,严冬期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产品市场需求不足,换通俗一点就是说我们的产品没有原来那样吃香了,或者说原先需要我们产品进行生产生活,现在不需要我们产品照样可以,这样就降低市场的需求,导致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或者得以低价出售,这是我们产业进入严冬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石油产业的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认清这个事实,现在我们到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了。在日常生产中,不仅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勇于付出。
        其次我们要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和出路,让整个行业重新焕发生机。很多人认为石油产业市场趋于饱和,难以再发现新的商机和发展点,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有偏见的。

就像很多人说电商市场一样,早些年人们就有这样说法,说电商市场已经被淘宝和东京占领了全部的市场份额,别的企业很难在电商上开发新市场,这是这几年人们的共识,但是前两年在电商企业中新崛起的拼多多可不这么认为,它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找到被京东和淘宝漏掉的电商市场,通过迎合这部分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市场份额就提升了,而且整个企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情景,让淘宝和东京都感到压力,这就是发掘市场的优势和好处,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市场中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或者使用大数据来寻找石油产业新的出路,新的增长点,新需求,要根据这些内容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让产品重新占领市场,进而恢复整个产业状态。在此中间我们不仅要将眼观放在外面,而且还要进行内视,检查我们日常生产中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要深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寻找问题的根源,找到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而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为企业发展助力;最后我们要进行改革创新,这才是我们的重要的出路之一。
        最近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太钢这个企业,他们也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在经济不景气时,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一度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在谁也认为太钢这个老企业、老品牌就这样完了的时候,太钢人发挥他们太钢精神,进行改革创新,引进新的人才,而且从各方面刺激人才发挥他们的才智,在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不减少研发和科研、创新的相关经费,功夫不负有心人,太钢在很短的时间内攻破技术难关,进行产品创新,生产出手撕钢,这样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在航天航空以及太空探索相关设备上都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太钢产品一下变的供不应求,很多企业都是先预付定金,在取货的方式进行购买相关产品,让老企业通过创新有焕发新的生机,其实在大企业中这样的例子真的有很多,任何产业在发展到一定的状态下,一定会有遇到瓶颈,加之石油产业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类型,国际市场波动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更要转变思路,进行技术创新,让整个行业恢复生机,在转变思路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社区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提高整个依托现在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让企业有新的增长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对于能源型企业来说,对产品深加工是一条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之一,石油相关产业可以吸纳相关人才,提高人才的待遇,通过制度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从而进行相关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蹚出新路子,找到新点子,迈出新步子,企业发展靠员工,只有激励员工,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成为创新源源不断的动力。不过不管怎样创新,怎样的发展都要精而专,而不要全面开花,哪个项目也上,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无限的产业扩大过程中,最后哪个也难以做强,难以实现长足的发展。
        说到底提高认识也好,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也好,这一切都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将这些功课打牢,弄结实,创新转型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石油市场的寒冬,迎来美好的春天,这就是发展的一种规律。
        正所谓是无巧不成书,抗击寒冬的过程中,我们单位的老王头在以实际行动,给企业做着自己的贡献,他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也没有那么高的学历,但是他有经验,他对企业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他经常将想到的、看到的变成实际行动,给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通过他的点子,不仅方便职工,而且为企业生产减少了成本,老王头常说,我在技术创新上出不了力,但是我对企业生产十分了解,可以出点小主意、想点小办法,企业就像我的家一样,家庭有了困难,作为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出力,这样才能携手渡过难关。
        在我们班组老王头经常是第一个来,给工友们开工做好准备,又经常是最后一个走,检查电源灯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方,万无一失后才选择离开,他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行业的寒冬而努力着、奋斗着,没有一点怨言。相反企业中比较年轻的,资质尚浅的员工,对于行业企业出现这种严冬的情况,经常是满腹牢骚,抱怨不断,感觉企业对它的亏欠说也说不完,让他真正为企业出点力的时候,他永远是推诿,不愿意付出和奉献,在企业这样艰苦生存的环境中,企业职工这样的思想可是要不得,如果大家只想自己的利益,不想付出,企业难以度过寒冬期,难以迎来发展的春天。在这样的对比下,我们就感觉到平凡的老王头的不平凡,普通老王头的不普通,其实企业所有员工甚至整个石油行业从业者都应该向老王头学习,为行业走出严冬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这一切仅仅靠喊口号是不行的,这时企业首先要完善各类规章制度,用制度保证企业所有的员工都能体现自己的生产价值,其次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给员工树信心,让员工立决心,很多政策出台既要考虑到如何渡过危难,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利益,让员工在困难的行业中也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他们一定会为企业走出春天奋斗的,这样石油行业发展的春天也会来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