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焊接缺陷与焊接质量检验 盖根弟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盖根弟
[导读]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造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机械焊接工艺改进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十分突出。焊接工艺、焊接性能决定着结构工程可靠性与安全性。
        身份证号码:13220119850329xxxx
        摘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造行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机械焊接工艺改进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十分突出。焊接工艺、焊接性能决定着结构工程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焊接缺陷与焊接质量检验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焊接;缺陷;控制对策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机械制造者对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机械在市场中有更大的竞争力,保证机械发生事故的几率极低,并且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机械焊接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很广泛,文章针对相关不利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机械焊接质量的控制对策,保证机械设备质量的合格。
        1焊接缺陷的产生及其预防
        焊接缺陷的种类较多,根据其在焊缝中的位置,可分为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常见的焊接表面缺陷有: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表面夹渣及表面裂纹等。常见的焊接内部缺陷有:气孔、夹渣、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母材及焊接材料的质量、坡口加工和装配精度、坡口表面清理状况、焊接设备、工艺参数、工艺规程、焊接技术水平、天气状况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1.1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
        焊缝表面高低不平、焊波宽窄不齐、成形粗劣、焊缝尺寸过大或过小等,都属于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它会降低焊接接头强度,如果焊缝增高量过高,在截面过渡处会造成应力集中 。
        1.2焊瘤
        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的形成的金属瘤称为焊瘤。它常出现在立、横、仰焊焊缝表面或无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的背面。焊瘤不仅影响美观,还会造成表面夹渣。
        产生焊瘤的主要原因是运条不匀,操作不够熟练。另外,立、仰焊时,焊接电流过大或电弧过长也会产生焊瘤。预防方法是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保持运条均匀,使用碱性焊条时,应采用短弧焊接,立、仰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缝小 1 0 % - 1 5 % 。
        1.3气孔
        焊接过程中,如果熔池中的气泡在熔池金属凝固时未能逸出,就会在焊缝内部或表面形成气孔。气孔会使焊缝的有效截面减小,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破坏焊缝金属的致密性。
        产生气孔的原因有:坡口边缘不清洁,有水、油、锈等杂质;焊条或焊剂受潮,含有水分;焊条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另外,采用碱性焊条焊接时,如果电弧拉得过长或焊接速度过快,也会产生气孔。预防气孔的方法是严格按规定保管和烘干焊接材料,焊前认真清理坡口边缘的杂质,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控制焊接电弧长度。
        1.4夹渣
        如果焊接时形成的熔渣未能完全浮到表面而残留在焊缝金属中,就会产生夹渣。夹渣会减小焊缝的有效工作截面,造成应力集中,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致密性。产生夹渣的原因有:焊缝边缘有氧割或碳弧气刨残留的熔渣;坡口角度过小;焊接电流过小或焊接速度过快;使用碱性焊条时,电弧过长或电源极性不正确。防止夹渣的措施是:正确选取坡口尺寸,焊前认真清理坡口边缘,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运条摆动要适当。另外,使用碱性焊条时,应尽量选用直流焊机,采用反接法,即焊机的正极接焊条,负极接焊件。
        1.5焊接裂纹
        焊接过程中或焊接以后,在焊接区域内由于焊接应力以及其它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焊接接头局部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出现破裂的现象称为焊接裂纹。裂纹是最危险的一种缺陷,它除了减小截面承载强度外,还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微小的裂纹在动载荷的作用下,易于扩展而致使整个结构破坏。

因此,焊接结构中不允许存在裂纹,一经发现须铲除重焊 。
        2焊接质量的控制对策
        2.1焊接人员控制
        具体对焊工的控制建议如下:对焊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让焊工明白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并确保自身工作的严谨性。对焊工进行适当的培训,按照其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对其进行合理的培训,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提高工艺水平和技能。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工的工艺流程,并且将焊接工序作为考核制度进行管理,使焊工意识到焊接工序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工作人员自检意识,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完善焊工考核制度,提高对焊工的岗位要求,并且建立完善的焊工技术档案,在焊工工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重大作业的考核。除此之外,要对焊工的培训时间、生产经验、技术能力、工作年限等进行明确划分,并将这些内容作为指标成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2.2振动时效残余应力的去除
        所谓的振动时效指的就是用外力震动方式,让工件内部出现周期交变作用力,此时的工件残余应力与作用力相互叠加,这种力能够超出工件屈服极限,使得工件出现力学变化,引发残余应力均化与降低。最后工件内部各作用力将会趋于稳定与平衡,很好的控制了工件变形情况。今后焊接技术将会朝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国内焊接技术实际上已经有很多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器人焊接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现象。智能化、柔性化、系统集成、可控性与可靠性将会成为今后的主流研究趋势。
        2.3对裂缝进行严格的控制
        裂缝对机械设备影响很大,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设备裂缝,在对机械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专业的人员应当对裂缝进行严格的监管。首先选择符合标准的焊接材料,将材料中的杂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焊接人员在焊接中要对焊缝界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将焊缝位置选取在合理的位置上。最后在焊接工作结束之后,还应当对产品进行检查,检查焊接工作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其他裂缝,对存在裂缝进行处理,严禁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可以建立专门的检测人员,通过专业设备对裂缝进行检测,保证生产机械设备质量的达标。某些焊接设备需要保证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应当对焊接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测,压力检测中要保证压力的缓慢上升,检查焊接处是否出现了变形,检查完之后应当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在一次的检测,看是否达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响声,焊接处是否稳固。
        2.4加强无损检测控制
        目视检测和仪器检测两种,其中目视检测就是用肉眼对压力容器表面、内部进行检查,外部检查包括:裂缝、焊接位置偏移以及凹凸不平处检测;内部检查包括:裂纹、起皮、拉线、划痕、凸凹、斑点、腐蚀等缺陷;最后就是利用三维技术对压力容器质量进行检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容器壁焊接口处是否有污染物导致焊接出现缝隙。仪器检测就是利用高科技仪器对压力容器进项全方位的扫描,其主要的利用放射线、超声波以及声发射检测等电磁波。改种方法能够快速全面的检测出压力容器是否有缺陷,适合广泛应用。
        3 结语
        总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机械制造中焊接作业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因此,自动化焊接技术及其设备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目前,我国的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设备的研发有了很大的进步,传统的焊接操作模式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现在全自动智能化的焊接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要满足机械生产不断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改进创新自动化焊接技术,不断完善其产品,这样,自动化焊接新技术才能在机械制作中得到有效应用,借助于其应用,才能显著提升焊接工作质量效率,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强.探究机械焊接质量的控制措施[J].装备维修技术,2019(02):22.
        [2]崔鹏,王锐,杨志刚.高压管道焊接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量,2019,39(10):12-13.
        [3]谭家鑫.锅炉安装焊接中常见质量缺陷及控制要点[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