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蒋衡
[导读] 摘要:本次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探究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舟山绿城乐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  316022
        摘要:本次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探究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具体论述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先对PDCA循环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分别从P-计划阶段、D-执行阶段、C-检查阶段、A-处理阶段对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PDCA循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现代建筑工程日益趋于复杂化,就当前建筑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观察,其“自然化”的倾向日益突显,大多数具有地标性质的建筑物已经引入了“以仿生为主导的建筑形态结构”。以我国为例,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在总体上已经同前期的“工业式制造生产”转变到了“品质化制造生产”,系统控制理论的运用加快了建筑行业整体完整的建筑项目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环节也需要匹配性的设置体系化的管理方案。下面结合工作经验对主题做出说明。
        1、PDCA循环管理概述
        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ion的英文首字母大写缩写形式,翻译成中文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由于它常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中,因而在实际的PDCA循环管理构成中,也将这四个词汇相应的翻译成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PDCA循环管理理念的首倡者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后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的推广及宣传,逐渐在世界各大管理领域发生影响力。为了纪念戴明博士的功绩,一些人也将其称为“戴明环”。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经验分析,“戴明环”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运用该管理方案,能够有效的使建筑施工项目合理的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进而在不同的层次中,运用PDCA的流程化管理程序。因此,PDCA循环管理方案能够在科学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同时,规避项目可能潜存的风险,在整体上保障建筑工程向品质化的质量方向发展。
        2、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PDCA循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相对复杂,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应用分析,其应用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将该方法与作为建筑工程总项目产品的生产制造产业链进行对应应用,即在总项目中应用四大阶段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在不同的分项目中进行四阶段应用。下面从主题出发,分别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四大应用阶段展开分析。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四阶段之间存在“交叉与重复”运用,因而要求管理者始终掌握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应用逻辑。
        2.1P-计划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实际的施工管理应用中,P-计划阶段主要是针对施工项目实施目标设定与管理计划制订,具体以施工管理方案的形式呈现。按照步骤操作如下:(1)分析建筑工程总项目,并将其中的施工分项目资料进行专题区分,然后制定与施工分项目相对应的管理方案,具体要求确定施工目标、施工权责范围;(2)针对具体施工项目制订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条例,包括物资配置、检验标准、施工工艺及方法等;(3)结合当前的分包方式,将施工管理方案进行各单位分发,并监管分包单位的实际落实情况;(4)项目管理负责人员需要将计划方案与实际的施工过程管理相结合,实时动态的复核其中的相关内容,若发现问题或具有潜在风险,应该立即按照程序设计向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汇报;然后由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组织召开专项会议,从而针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等。
        2.2D-执行阶段的应用分析
        D-执行阶段,也称实施阶段。根据PDCA循环管理阶段的重要程度区分,该阶段相对重要,处于建筑施工程管理的关键部分。

其中的主要管理内容集中于管理方案向管理实践的对应运用层面。具体包括:(1)依据制订好的投标文件进行实际工作场景内的施工人员考查,确保施工时的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项目要求的专业技术相匹配,同时,需要在“上班前-上班中-下班前”针对各个施工内容做细致入微的评估;(2)项目负责人与分包单位之间应该签订协议,针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方式进行先行评估,并提供相应建议,确保其管理制度的完善,目前经验表明,针对施工执行项目,要求做到计划前实施内容审核,施工中采用标准化评估考核,以及针对施工作业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定期管理培训;(3)在执行阶段要求管理人员之间做好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同时确保项目执行的高效化运作。
        2.3C-检查阶段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案时,C-检查阶段的管理需要采用综合管理法,即将循环管理方案中的“制度引领,各项评估机制并行运营”,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同时,在各个施工环节完工后实施结果评估。简单讲,就是将过程化评估与结果式评估进行有效结合,实施多元化检查。比如,当前的应用经验表明,除了对施工具体实施项的内容评估之外,还要求对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施工技术、安全防护、工程隐患、台账等做全面检查。尤其是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的隐蔽程度较高,要求增强以现场施工为准的过程化评估,从而实现PDCA循环管理方案检查阶段的“全面质量检查”。目前的应用经验表明,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往往能够为前两个阶段提供实证证据,为后一个阶段积累分析数据。
        2.4A-处理阶段的应用分析
        与其它管理方案相比,PDCA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针对每一施工内容实施“实时动态化的总结、分析、反思”,因此,处理阶段既有总结的性质,也具备施工信息反馈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PDCA循环管理方案的应用,已经增加了“数据分析项”,因而能够在施工各个环节中,针对每一项施工项的内容、指标、应用技术、发生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从而将它与现场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出引发施工问题的真正原因,以及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运用处理阶段的管理方法实施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制订。另外,PDCA循环管理模式,属于一种“可选择的匹配模式”,因而可以将四大阶段应用到施工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在处理阶段会以其它三个阶段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循环四阶段”,从而使处理阶段形成新的解决方案。
        3、结束语
        总之,PDCA循环方法既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控制理论,也是一种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案。从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领域的应用效果观察,它能够完善我国当前已经构建完成的施工管理系统,使其中的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逐渐趋于“以指标化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践,由原来单一的、直线式的、程式化的体系化管理方案,转变到“以PDCA循环方法为主导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增强PDCA循环的专题研究,将其中的方法作用、机制效用、指标功能、过程管理途径、循环运用模式,进行细致的分化处理,从而在各个层面研发与中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内容相一致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建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131-132.
        [2]王振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6):301.
        [3]路广.试析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价值工程,2020,39(15):28-29.
        [4]吴晓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砖瓦世界,2020,(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