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问题研究 李宏秋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李宏秋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相当之大,且仍然处于不断扩大之中。
        喀左县公营子镇蔬菜
        摘要: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相当之大,且仍然处于不断扩大之中。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很重视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本文就辽宁省的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问题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
        一、设施蔬菜概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农产品之一。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而言,大力的发展设施蔬菜不但是保障蔬菜供给的主要途径之一,还是推进我国农业种植领域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设施蔬菜是一种现代化的蔬菜生产模式,需要以各种技术设施作为依托,例如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棚以及网棚等设施。借助于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以此来为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采用设施栽培可以达到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逆境对蔬菜生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能够有效的实现蔬菜的稳产与高产之外,还能够实现蔬菜的反季节供给。我国的蔬菜设施产业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逐渐兴起的,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节能、低碳、低成本的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已经在我国的蔬菜产业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力的发展设施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辽西地区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
        辽宁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全国范围内,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一直是名列前茅。近年来,辽宁省一直在积极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政府启动了10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省财政每年都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设施小区建设补助。辽宁省首创了北方地区冬季不用加温就能进行反季栽培的生产模式,为北方地区的蔬菜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辽宁省的设施农业占地面积已经位居全国第二,是我国设施蔬菜的重点发展区域。特别是辽西地区当下的蔬菜设施生产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三大优势区。具体来讲,辽西地区的西南部是耐阴蔬菜优势区,辽西地区的中部是喜光蔬菜优势区、辽西地区的北部是喜温蔬菜优势区。在2020年,辽宁省将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大部分面积在辽西地区,面积的扩增继续巩固和提升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水平,重点发展设施蔬菜,保障“菜篮子”供应。
        三、辽西地区设施蔬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辽西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设施蔬菜因其生产的局限性,土传病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加上蔬菜品种较为单一,设施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具体来讲,一方面,就设施蔬菜的生产而言,主要集中在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几大作物和品种上;另一方面,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还有待提高,没有对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施用过程进行合理的掌控,从而对设施蔬菜的品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抑制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做到科学养地、配方施肥。其次,设施蔬菜生产的产业化程度还相对较低。具体来讲,蔬菜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很多的设施蔬菜产品都处于无品牌的状态,生产还处于小规模且分散经营的状态。最后,设施蔬菜产业的网络信息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蔬菜种植户就无法及时的了解相关的蔬菜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从而导致设施蔬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的衔接。
        四、辽西地区设施蔬菜的发展建议
        就辽西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而言,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要进一步的加大设施小区的建设力度,推进设施小区集群化发展,积极引导土地规范化流转,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尽量利用未利用地、荒山荒坡等非耕地或闲置设施农业用地发展设施农业。第二,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来对设施蔬菜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试验、示范和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稳定大宗蔬菜种类,做强优势品种,优化调整作物种类和种植茬口,增加冬春季蔬菜生产供应量和节假日等价格最优期上市量,保障“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从而充分的发挥出辽西地区的设施蔬菜生产优势,进而大幅的提升设施蔬菜产业的生产效益。第三,进一步的增强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根据地区特点与设施蔬菜作物的品类来对设施棚室的结构实施优化,大力的推广优型节能日光温室与钢骨架冷棚,引导规模小区选配小型旋耕机、弥粉机、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机械设备。第四,全面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大力的推广和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小剂量防控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水肥药一体化实用技术、土壤有益生物菌群提升技术、日光温室补光技术以及大棚光照改善技术等现代化的栽培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将各种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进行集成组装,以此来构建出完善的设施蔬菜高效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体系,从而有效的保障设施蔬菜的品质。第五,为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完善的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服务,适时的引进优良的蔬菜品种与配套的栽培种植技术,构建完善的设施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完善育种、生产、加工等所有环节的安全质量检查程序与安全质量检查制度。第六,大力的推动辽宁省设施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设施蔬菜产品的产销衔接机制,不断的提升设施蔬菜种植户的市场意识与品牌意识,引导其积极的打造具有本地优势特色的设施蔬菜品牌,对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发展订单农业、“互联网+”等销售模式,不断的提升设施蔬菜产业的网络信息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滕龙,惠成章,王国政,等. 营口市蔬菜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 园艺与种苗,2016,(9):1-4.
        [2]郑文娟,张华,刘滔.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及发展对策分析 [J].南方农机,2019,(10):156-157.
        [3]吴向格.设施蔬菜栽培连作障碍分析及发展对策[J].种子科技,2018,(07):17-17.
        [4]丛洁文.辽西北地区设施蔬菜栽培土壤障碍与解决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8,(06):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