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的线路施工要点分析 殷建军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殷建军
[导读] 摘要:不管是日常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有通信的参与。
        身份证号:23082819760404xxxx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不管是日常生活,或是生产活动,都有通信的参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通信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光纤网络的具体建设需要施工人员对光纤线路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该技术是光纤支撑下信息产业的基础型、关键性技术之一。在实际作业中,如何有效的控制通信传输线路设计质量和合理落实相关施工关键技术,则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针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通信工程;施工;线路;措施
        1导言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面临许多问题,是一项具有较大操作难度的系统性工程,施工工作人员的压力比较大。只有对我国目前的光缆线路施工技术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更好的找出光纤通信网络技术的优点,更好的为我国的通信技术服务,为百姓、为国家的网络通信服务。
        2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筹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2.1调查与分析通信线路工程的基本信息
        在通信线路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应该根据项目工程的规模明确组织的形式,以便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开支,提高经济收益。其次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计划,通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与计划能够及时应对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发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做好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必须要根据施工项目调查与分析通信线路工程的基本信息,确定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施工场地,保证通信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注重检验线路器材
        在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的筹备阶段应该注重检验线路器材,严格仔细检查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单盘光缆规格型号,以此确保光缆的长度以及规格能够满足通信线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在检验线路器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材料性能进行检验,其次需要线路器材的质量合格证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当发现不合格的线路器材时应立即予以返厂更换。
        3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3.1基础架杆设计
        基础架杆设计作业对通信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成本控制及后续施工中的安全性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设计单位应从完善基础勘察、地质结构勘察、水文信息勘察、交通信息勘察及信息化模型构建方面,开展基础架杆的设计作业,以确保架杆设计质量的合格性。另外考虑后期的工程造价成本和施工便捷性,架杆设计位置宜选取靠近交通便利的区域。
        3.2传输线路设计
        传输线路的设计对通信工程应用中的传输质量、安全和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确保设计质量的合格性、降低后期施工难度及后期施工安装和运行应用中的稳定性,其设计应从线材选用的一致性、安全防护设计、合理分布等方面进行开展。同时,还应注重控制线路连接区域与架杆位置的匹配性。
        3.3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要点
        1)架杆的深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应当运用最佳的水泥架杆,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所在区域的传输条件、土质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关设计来选择水泥架杆,同时还应当明确两线路之间的距离,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另外,在将架杆进行埋设的时候,施工人员应当采取科学的技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保障人员的安全。处于地质硬度较低的条件下,若要埋设7m的架杆时,就必须确保其深度大于1.3m,并且要确保其坑洞形状为圆形。处于地质硬度较大的条件下,则应当利用混凝土护墩来加固架杆。如果架杆高度大于8m,则需要运用1.4m以上的埋坑。如果架杆承载着较大的负荷时,施工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提升施工的质量。
        2)架空杆路的拉线。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气候因素造成的影响加以考虑,同时要对线路的张力进行分析。

在确保杆路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施工人员应当对拉线进行科学的施工。一般状况下,施工所用拉线为6.271××mm的镀锌钢绞线,设计人员应当基于实际状况来选择最佳的绞线。在实施地锚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用150cm左右的埋深。对于一些风力过大的地区,则需要设置防风机械装置。
        3)光纤的铺设与吊线的安装。在实际施工中,应当运用挂钩来连接吊线及光缆。但是在安装吊线的过程中,应当选择最佳的材料,通常为镀锌材料。另外,在实际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以避免施工的质量及进度受到影响。为了确保光纤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应当在其表面设置相应的保护层,使通信线路得以持续稳定的运行。在铺设光纤及安装吊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两者之间的距离,使其维持在2m左右,避免产生飞线问题。另外,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地面的间距加以控制。若施工阶段出现了特殊状况时,施工人员应当将其与地面间的距离维持在7.5m左右,促使通信线路得以持续稳定的运行。
        3.4精准测量距离
        在安排光缆线路时,施工人员应保障测量环节的准确性,保障线路之间的距离、走向以及位置等等存在着适宜且科学的安全距离,并对敷设路段内的实地地况进行全面监测,保障敷设光缆工作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并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在光线敷设时,工作人员应遵守远离重要交通线路的原则,例如远离铁路路基等等,以此保障能利用实测距离来进行基础敷设长度的确定。在一般状况下,当进行城市内的光缆通信相关管道线路敷设时,施工人员应当以人行横道、马路线路等等为基础来进行线路的具体设计,因而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人员可采取仿真模拟方案来提升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利用科学实践以及数据来保障施工准备环节的全面性,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光缆敷设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利用路面开挖仪,在距离管道中心线约十厘米的偏差范围内,开始测量划线工作,对此进行彻底的清洁,并控制好管道回填工作中的砂石厚度,做好超地面的夯实土层工作。在塑料管道的敷设中,施工人员应首先夯实地基并进行细沙铺垫,将管道组间的缝隙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接续管头错开,并利用衬垫物来做出空间支撑,保障一致的形状,将外伸口管的长度合理控制起来。
        3.5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技术人员
        通信线路工程当中包含多种类型的施工项目,为了能够保障通信线路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类型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按照施工计划进行通信线路工程施工,保证施工项目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安排专业人员,由于在一个施工项目当中专业人员的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保证每一个施工场地都有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不停地转换场地,在这种施工情况下,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难以控制施工质量。为了能够保证通信线路施工的效率,需要根据施工计划对施工场地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提高施工场地和人员的使用效率,保证后期施工顺利进行。
        3.6光缆验收和运行维护
        工程验收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潜在的隐患进行二次排查,避免酿成大祸,而且验收工作也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在对光缆施工过程进行验收时,首先要检查的就是光缆线路的铺设是否有问题,能否有效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其次要检查光缆的质量好坏,即能否准确将信号准确无误地传输至终端。光缆的维护工作也不能小觑。首先,要为每个地区的光缆架设创建信息库,搭建档案资料管理平台,将光缆的原材料选择、光缆架设的线路走向图、铺设途中的弯曲次数和程度等一系列数据都分类归档,便于在对光缆进行维修时能够同时保证维修数据的实时更新。另一方面,要加大故障排查力度,对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着重检查,防止造成安全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传输线路作为通信工程的关键构成,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使用体验,相关工作人员在光缆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操作,要准确掌握光缆施工技术,对工程的整体进行有序化管理,对施工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排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寅楦.电力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651-651.
        [2] 汤宇.对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7,19(0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