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牟迎超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付宝来 姚慧 牟迎超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促使高层建筑的加速兴建和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张并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由此也带来了施工时大量事故的发生,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有关的研究也愈发的紧迫和重要。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促使高层建筑的加速兴建和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张并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由此也带来了施工时大量事故的发生,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有关的研究也愈发的紧迫和重要。本文根据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存在的问题,强调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建筑施工
        1前言
        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城市的必备要素。但因为高层建筑施工本身的特点导致了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将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或是减少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以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2.1高层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以及目的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损失。安全风险管理就是指用相对来说比较低的成本将风险所可能导致的各类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的管理方法[1]。我国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比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将外国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引入到中国。高层建筑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却带来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并且风险发生之后的后果也相应更加严重。所以说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就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简而言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预先识别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避免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高层建筑施工多发的安全风险事故
        因为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多、垂直运输作业多等自身的原因,以及国内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施工技术水平与高层建筑施工行业的高速发展相适应,导致施工过程中事故频繁发生。本文结合行业统计数据总结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源主要有人、物、管理、技术、环境五种因素,根据住建部对高层建筑施工事故的统计分析数据可以得处,高层建筑施工中频发的事故类型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五种,另外火灾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发生的次数也是逐年上升。[2]
        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前期的具体操作
        3.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
        安全风险识别是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来确定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性以及发生的后果严重度,然后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归纳出安全风险清单。根据项目的工程概况、项目规划中发生较多的风险种类进行分析,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历史经验积累,用安全风险辨识方法来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及其严重度。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核对表法等等。其中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匿名函反馈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向专家提出问题,专家匿名将意见反馈到一起后,综合专家的回答和意见然后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得出大部分专家都认同的答案。在现实工作中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果。
        3.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安全风险估计和安全风险评价。

安全风险估计是指,以安全风险识别为基础的,通过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确定已建立的风险指标的风险事件概率分布或对估计出的概率的大致范围。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影像图法等。[3]安全风险评价是在安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完成对风险损失度从大到小的指标排序。风险评价要以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基础,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严格遵循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几大原则。[4]因为选取的指标的不同将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偏差。结合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对高层建筑施工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将风险因素造成影响的重要程度根据大小排序,从而来判断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确定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从而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事故发生有效遏制。对评估值小的风险指标,采取跟踪和监督检查的措施,随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安全风险评估将决定整个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后续的方案制定以及管理的重点,在整个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4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
        4.1控制安全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和风险利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将几种策略结合到一起使用。
        其中,风险规避是是一种最直接的风险应对措施,采用的具体方式是放弃项目或者停止项目。风险缓解是指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是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主动防范风险而采取的措施。采取的具体措施多种多样。比如在机械方面,加大工程施工管理中对提升合适设备的投入,从而综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人员方而,施工企业能注重储备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还应在施工前组织专门的安全意识培训,由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搭配新人,指导新人施工。要不断培养施工安全检查人员的职业素质及道德观念的培养。在工法上,严格遵循建设项目的设计要求、施工条件选择施工工艺、施工工法进行施工。例如在高层建筑斜面施工时,由于电动脚手和模板系统使用不便,应采用使用安全系数更高的脚手和模板。特别是应该采用可分离式的斜爬模式,以适应施工面积小、人流密集区等特殊的施工环境。
        4.2风险监督
        在土建施工中,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出相应措施后,最后一步便是风险监督。健全风险监督机制,保障策略的落实。在对风险情况进行实时检测的过程中,及时纠正不当的管理决策,才能充分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从而达到安全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
        5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随之导致的就是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事故的频发,所以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越发重要。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只有全面系统的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才能有效的避免风险的发生,降低损失,达到安全风险评价的预期效果。现如今我国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高层建筑的高速发展,这需要我们整个行业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用的技术成果,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系统的分析评估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汇总的风险,来提高我国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波.安全评价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2]曾广军.高层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J].建设科技,2010(13):79-80.
        [3]裴茜.基于粗糙集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5):255-257.
        [4]王秀荣,郑颖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27(1):108-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