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郭航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郭航
[导读] 摘要: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崛起了一大批房地产商,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
        天津华惠安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1
        摘要:近年来,中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崛起了一大批房地产商,大量的住宅、城市综合体等建筑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建筑业对能源的需求巨大,并且建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日益严重。因此,承载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使命的绿色建筑在世界各国开始发展起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主要是在当前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协调不同施工环节的组织、调配,优化管理,从而实现施工的“绿色”,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更加环保的工艺与技术,服务于绿色建筑。
        关键词:绿色建筑;管理问题;改善措施
        引言
        在我国经济崛起的同时,工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资源消耗量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建筑施工作为基础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例外地出现了一些污染环境、浪费材料的现象。在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建筑施工不能再进行粗放管理,而应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对于提升整体的建筑施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也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施工行业树立一个典型的示范作用。
        1新时期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由于观点的不同导致理念的不同,进而导致利益的不同,最终产生矛盾冲突。国家层面上,政府部门首先考虑的是环保问题的影响,建筑的最终建成应该保障城市美好健康环境的形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建筑质量的落实,政府部门通常会要求企业购买环保型建筑材料。但对于企业来说环保型材料的成本通常要比普通材料的成本大,而企业又是以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这期间就产生了冲突。同时,政府部门对其监管力度的不足,也使得企业对相关知识的认知降低,从而严重阻碍了绿色建筑管理理念的形成。
        1.2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管理水平偏低,在建筑企业中专业的管理人才通常比较欠缺,企业主要还延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但对于绿色建筑来说,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再加上本就比较少的管理人员中,能够具备专业的绿色建筑管理经验的人才更是稀缺,导致绿色建筑管理中各种问题的发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很多并不符合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对于施工人员的调配和管理比较不合理,监管制度不能对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约束作用等问题的出现都制约着绿色建筑管理水平的提高。
        2新时期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改善措施
        2.1积极创新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为更好的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不断优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应积极创新管理理念,科学优化管理方法,全方位提升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伴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能耗的不断攀升,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的科学理念来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有效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明确量化的管理目标,层层分解管理任务,促使各部门能够严格按照绿色管理的方针和对策,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开展绿色管理工作。同时,在绿色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特点以及作业流程等,构建清晰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绿色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引导人们充分关注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价值,依托于多元化的绿色施工管理方法,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
        2.2优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首先,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做好工程节能减排工作,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减少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并可以间接性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减少建筑垃圾量。

其次,在工程建设初期,对于施工现场的土地加强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的对土地总体的布局进行划分,制定土地利用指标。最后,还要制定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制度,制定施工中产生污染物、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居民的影响。此外,还要制定适宜的节能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3完善绿色施工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绿色施工理念内涵,制定相应的现场绿色施工管理规定,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管理现场施工行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重视对自然资源如太阳能资源的利用,追求建筑施工和周边环境建设的协调性。首先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太阳能资源以及水资源情况进行勘察,然后结合建筑工程设计需要和勘察到的结果,进行绿色施工设计,通过空间结构设计来利用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节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使用和暖通空调建设成本等,相应地能够降低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4加强“四节一保”的有效管理
        1)绿色节能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设备和器具的油耗、电耗管理。油耗与电耗是一项巨大的开销,施工企业应建立相关保障制度,在日常施工作业中,做到机器不超负荷运转,不空转,及时对其保养,减少机器的损坏,使机器在同样的效率下消耗更低的能源;其次要对办公生活等临时场所进行有效管理,加强电力线路的巡检,使节能管理的成果在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体现。
        2)绿色节地管理。绿色节地管理简而言之为节约用地,并对之科学管理,对临时场所进行优化布置,增加施工场地的利用效率。具体为对施工场所提前设计,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对场所的各个位置进行有效利用,防止出现废弃场地的现象,可以增加办公与员工住房的楼层,一层板房会增加土地的浪费,增加板房楼层,将节省出来的土地进行其他规划。
        3)绿色节水管理。水资源在施工作业中起到重要作用,许多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施工作业单位在用水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节水措施,例如实行计量收费、限量使用等,还要采用新技术降低水资源损耗,例如运用节水型器具,合理布置用水管道,在施工中采用提前喷淋等降低水资源使用,积极使用非传统水资源,采用新技术回收水资源并循环利用,增加水管线路保护,降低水资源滴漏流失,最终达到绿色节水的有效管理。
        4)绿色节材管理。从材料的最初策划设计到施工,到最后的回收利用都需做好统筹规划,对材料的类型与用处要做到精准定位。具体而言,绿色节材管理要在质量、安全等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材料消耗较少的方案,例如采用高强钢筋,减少钢筋损耗,提升结构混凝土强度,降低结构自重,采用新技术进行结构设计,达到材料损耗最低。在现场施工中,材料也可以进行最优选择,工地围挡材料可采用彩钢板,办公住宿建筑可以采用板房布置,同时减少施工材料的多次搬运,以免对其实用性产生影响。
        5)绿色环保管理。绿色环保管理是降低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的重要措施。要达到绿色环保管理,就要做到对污染的全面整治,污染治理中比较突出的工作为对泥浆的治理,泥浆的大量外流与车辆轮胎携带的泥浆对周围的道路、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要减少泥浆产出,定时进行清理打扫,降低泥浆对环境的破坏。其次加强扬尘处理,采用围挡、喷洒等方式,控制扬尘对空气的污染,然后做好光、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
        结语
        当前,中国的建筑业在实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但是从业人员管理理念与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只要抓住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积极探索并应用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国内绿色建筑将会有更好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旭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251.
        [2]薛永锋.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方法[J].山西建筑,2017,43(34):233-235.
        [3]周慧婧,王大伟.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比较分析[J].江西建材,2015(5):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