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苏蕾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苏蕾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建筑业是我国国民发展战略中的重点行业。
        青岛永信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建筑业是我国国民发展战略中的重点行业。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速,这对建筑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环节,当前施工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达标,必须要充分重视起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工作。基于此,本文章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多的结构建筑材料,其具有很多的优势,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强度、抗压能力以及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应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施工的时候,应该注重多个方面的技术要点的实施,下面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优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各项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促进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
        1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述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常将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因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技术,相比于传统混凝土来说,由于浇筑工艺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更高,防水防渗能力和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更强,故受到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广泛关注与大力研究。但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具体、精细的控制,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更应当加大对钢筋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力度,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革新,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快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的步伐。
        2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优势
        2.1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结构中应用较多的新型材料,主要是利用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施工,使得两种材料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性能提升。很多的建筑企业对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应用非常重视,为了能够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严格管控每个施工细节,做好施工流程和材料相关的管理,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最大作用,促进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加强和承受力的加强。钢筋和混凝土的配比要求非常严格,只有不断优化配比,才能促进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发挥最大化,为后续的其他施工奠定基础。
        2.2钢筋混凝土性质更稳定
        钢筋和混凝土有效整合,混合材料的优势大于两者之和。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混凝土材料作为结构主体。而混凝土材料性质不稳定,在浇筑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且混凝土材料的抗压能力有限,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局部断裂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也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长期使用。将钢筋融入混凝土材料,可以充分弥补混凝土材料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两者优势。
        2.3制作流程简单
        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加工来讲,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砂石、纤维等,这些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进程中十分常见,来源十分广泛。而且,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到现在,在工艺上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先进,制作流程简单。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及应用措施
        3.1钢筋捆扎技术
        在进行钢筋捆扎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钢筋的级别进行分类,并对每种钢筋进行质量检测,最后进行钢筋的捆扎,钢筋捆扎过程中经常会有弯曲的部位产生,需要注意的是弯曲部位不能进行焊接,避免后续的钢筋开裂,影响施工质量。钢筋的捆扎应该与结构设计图纸保持一致,可以一边施工一边进行捆扎,确保钢筋捆扎施工技术的精准度。


        3.2模板搭建和组合环节
        模板的搭建和组合是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外形尺寸的重要环节,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搭建有重要作用。由于现代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承载能力要求高,在模板搭建前,应当系统地仿真计算钢筋混凝土的负荷,并根据计算结果搭建模板,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承载能力足够;其次应当保证模板搭建的质量,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表面无杂质、光滑性好,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性。
        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控制浇筑的高度与速度,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了汲水现象,要立即停止浇筑过程,当汲水问题处理结束后恢复浇筑,避免结构质量问题,保证混凝土浇筑表面的平整度等。在建筑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的结构件,比如梁、板与柱等,需要严格按照特定的浇筑顺序来开展浇筑作业。比如,在柱子的浇筑过程中,需要在模板搭建、组合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保证浇筑的顺利进行。整个浇筑环节要遵循两边到中间的原则,这种浇筑顺序主要是为了控制浇筑过程中柱子的弯曲与变形现象。
        3.4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加工处理钢筋,规范操作流程,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3.5钢筋混凝土防水抗渗施工总体施工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防水混凝土原则上应采取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者少留施工缝。因此,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提前计算判断好浇筑混凝土的具体方量,以此确保浇筑连续顺利进行。如若因工艺原因确实浇筑需要留置施工缝时,其施工缝处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防水,施工缝处混凝土结构的中心位置全部设置钢板止水带进行止水。在原有施工缝上浇筑新的混凝土时,应将施工缝处的原有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凿毛,仔细清除施工缝处的杂物及污泥等物质,并保持一定湿度,表面涂刷水泥浆后进行新的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3.6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项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提升钢筋混凝土性能,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也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搅拌,确保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及质量。此外,要善于借助材料的特性来展开施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升施工效果。
        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结构主体,更是直接决定了工程的稳定性。建筑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性能,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不仅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寿命,更影响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管理。施工单位更要通过强化技术管理来提高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效果,以发挥出这一材料的优势和价值,从而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溢林.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123-124.
        [2]熊浪.关于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93.
        [3]郭真生.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25):40-41.
        [4]王佃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门窗,2019(14):110.
        [5]程兴,王彦召.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