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三年级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浅谈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3月第9期   作者:刘梅英
[导读] 将小组活动应用到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中,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  要:小组活动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活动形式,教师需要将全班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或者解决一定的学习问题,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小组活动应用到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中,能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活动

引言
        三年级是小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英语学习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的活动形式,要想确保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堂纪律问题,并组织科学、合理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三年级课堂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纪律控制不好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看,他们非常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了他们自由的时间来讨论或者合作学习,那么他们就会非常激动和兴奋,非常乐于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中,并且热烈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有部分同学会出现讨论声音太大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1]。总之,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小组活动开展整体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但是课堂纪律也更难以控制。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不够科学合理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英语。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刻意开展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者热闹的小组活动,但是有的小组活动没有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取得的活动效果甚微,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2]。例如学生学习At?the?zoo这个单元的新单词时,教师组织了一个Draw and guess的小组竞赛游戏,让学生简笔画出对应的动物,然后小组成员来猜一猜画的是哪一种动物,并用英语说出来。虽然这个游戏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应的单词,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画画的时间非常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也比较少。
(三)小组成员的分配比较随意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会开展小组活动,一般是让学生按照座位来组成小组,最常用的是让前后两桌的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开展活动。虽然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分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分组方式往往很难取得最佳的小组活动效果。学生的位置编排主要是按照高矮的顺序来编排的,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等方面无关,这样导致开展小组活动时,可能一整个小组的同学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或者学习能力非常强,而有的小组则学生都不善于使用英语或者英语学习能力比较差,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小学英语三年级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制定小组合作的常规
        要想确保小组活动的有效性,避免整体的课堂纪律太过松散或者散漫,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小组活动的常规,让课堂保持井然有序。例如,当全班多个小组同时进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有个别的组的组员讨论的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别的组的情况,教师可以独自走到这个小组周围提醒学生适当减小音量。又比如小组活动的形式是其中一个小组在讲台上情境对话或者表演时,教师就要做好课堂监督,让讲台下的别的学生认真观看,避免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灵活有序的小组活动常规,确保课堂纪律性。
(二)紧扣教学目标来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
        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或者教学内容来设计合理的小组活动,要尽可能多给学生锻炼英语的机会,能够借助小组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不能让小组活动喧宾夺主。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案例,在At?the?zoo这个单元的词汇复习中,教师可以对Draw and guess的小组竞赛游戏进行改善,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各种动物的挂图,然后在课堂上就让小组成员展示挂图的方式来展现对应的动物,然后让小组成员来说出对应的单词,就能够在有限的小组活动时间内最大程度达成活动目标。
(三)合理分组并做好分工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教师一定要确保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发挥出小组活动的优势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3]。因此,教师一定要合理分组。教师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分组方式,其中一组就是按照座位的方式分组,这一类主要用于一些简单的问答练习、单词巩固等活动。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平时的英语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英语考试的情况来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学习能力,然后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也就是将英语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一般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分在一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编排好位置,然后在课前让班干部协助做好位置的调整,将一个小组的学生安排坐在一起,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如果是开展小组合作型的小组活动,一般具有探究性,要求小组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做好明确的分工,给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安排好对应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这样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结语
        小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多开展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在实际的小组活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制定小组合作的常规,确保课堂纪律,然后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合理分组并做好分工,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唐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有效性[J]. 成功:教育, 2018, 000(006):89-89.
[2]李瑞红. 在和谐中分享快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新东方英语·中学生, 2019, 000(002):50.
[3]陈美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J]. 考试周刊, 2019, 000(029):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