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数量与日剧增。围堰是水利工程建设环节中的临时建筑物,能够有效保护永久性水工建筑,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水土的防控,在围堰内做到有效排水,并在围堰外合理进行基坑开挖,根据施工要求修建永久性水利建筑物。围堰施工质量将对水利工程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应用要点
引言
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围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加强对于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围堰技术相关阐述
围堰是导流工程的临时挡水建筑物,也就是对水利工程基础进行围护,保证工程可以在干地上施工的防护性工程。在导流任务完成后,如果没有考虑将围堰作为永久性建筑,则要将其拆除。多数情况下,施工围堰是一种临时性结构,可以保证工程主体和附属设施不会受到水流侵袭,强化施工环境。围堰的种类有很多,并且功能不同,包括墩台围堰、河宽限制围堰、驳岸挡墙围堰等。其中,墩台围堰是在修筑墩台等建筑时,为了确保航道可以顺利通航,通常增设墩台基础确保可以正常施工。河宽限制围堰是在河流宽度较小时使用,考虑到地形限制因素和保持正常通航,多数情况下都会临时设立引渠方案,将回流引开,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驳岸挡土墙施工围堰是在河流修筑挡土墙、驳岸时,应注意防止水流侵袭,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原则
2.1整体性
在科学方案的指导过程中,围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是在目前实践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水流情况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在相应数据分析后合理进行资料选取,这对于围堰技术方案的整体性布局也将起到更为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这项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仅要起到挡水防渗作用,还要保证施工安全,只有这样在拆除过程中才能保证方便快捷,实现对建设成本的合理管控。
2.2因地制宜
围堰施工技术具备技术性较强的特征,施工环节极为复杂,要想顺利的利用围堰技术开展施工工作,不仅要了解到围堰施工技术的实质,还要对其要点形成正确的认知。之所以说围堰施工技术施工难度较高,是因为围堰施工技术不仅要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水流的冲击问题,还要抵抗土质压力,有效应对外在环境给围堰结构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设计人员一定要意识到围堰建筑建设的重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工作,确保围堰建筑与施工需求和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相符。设计之前应由专门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察,利用计量工具得出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的设计与施工工作提供支持与参考。只有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的围堰设计与建造,才能更好的与整个工程相匹配,为后续的水利工程建设打好基础。
2.3稳定性
在围堰施工前要做好实地勘察工作,确定围堰施工方案,保证围堰施工有效、准确。除了要重点考虑围堰施工方法,也要保障基础工程的稳定性。选择和工程地质条件、水流条件相符的材料,虽然钢筋、混凝土在水工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也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选择。稳定性建设原则要求围堰不得出现渗漏、腐蚀、坍塌现象,从而保证后期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顺利进行。
3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通常适用于水深两米以内,水流流速在每秒零点五米的范围之内的水利工程中,多数的土石围堰采用上下游横向围堰的结构,建设工艺简单,能广泛适应各类施工环境,应用范围广,另一方面此类围堰主要采用土石材料而成,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建筑废弃物等进行填充,具备材料易得、经济廉价的优点,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受到广泛的使用。
3.2草土围堰
采用捆草法开展围堰施工,先将零散的草木制作成圆柱形草捆,采用草捆和土料完成施工。在施工前,要对岸边进行清理,绑扎好草捆(每2个草捆为1组),预留出足够长度的草绳,之后在岸边垂直铺放草捆。草捆浸入水体30%~50%时,使用草绳在岸边固定,便于和其他草捆连接。在第一层草捆放置完成后放置第二层草捆,层间搭接长度为草捆的30%~50%。依次放入后续的草捆,构成一个约为40°角的坡度,直到草捆高度超过水面高度1 m为止。放置完草捆后,在草捆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5~30 cm的散草,将填充草捆中的空隙。之后再铺设一层25~30 cm土料,采用人工压实,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草捆围堰循环,依照此方法进行,即可完成整个工程。
3.3钢板桩围堰
利用带锁口的型钢互相连接来实现围堰功能,其锁口的大小、尺寸、联锁形式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进行调节,因此灵活度较高,钢板桩围堰的优点是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可以回收利用,因此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对于大型的水利工程,由于水深较大,比较适用的是此类钢板桩围堰,这一结构可以根据施工需求组建成各类外形,灵活度较高的优势明显,因此大型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
3.4混凝土围堰
在枯水期水面上设置拱形围堰。如果围堰基础施工中覆盖层较薄,可以在水下进行基础处理;如果覆盖层厚度较大,则采用灌浆加固方案。围堰混凝土浇筑需要在水下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必须要保证水下施工方案的完善性,确保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分期导流过程中,主要是采用重力式混凝土围堰方案,该施工方案两侧均可挡水,同时作为一、二期纵向围堰,用作永久建筑物的组成部分,通常是在岩基上直接建设纵向围堰。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最终建设质量,也可以在枯水期将其直接建设在岩滩上,如果施工场地依然存在水层或过于潮湿,则要另外建设土石低水围堰工程。
3.5围堰的拆除与加固
围堰是一种临时性的施工设施,大多数水利工程会在完成施工后拆除围堰结构。围堰结构拆除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拆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塌方问题,拆除时极有可能因渗水而影响到整个结构。要想避免这一现象,可在拆除的同时进行加固,加固工具可以是木桩,也可以是土石沙袋,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汛期河流。除此之外,部分围堰在拆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降水量较大或者洪水的问题,如果围堰坡面因雨水冲刷而受到破坏,应适当延长工期,选择更为合适的时间进行拆除。等待期间可利用土石或者木桩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覆盖加固,直至汛期结束后继续进行拆除作业。
3.6围堰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施工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分别是指围堰建成后的一次性排水和后期持续性的排水。前者指的是围堰内部的渗透水、积水、施工废弃水。后者则包括持续性的基础渗水以及自然降水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开展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要想实现施工质量的稳定提升,就应该有效加强对围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这一技术不仅能稳定提升工程防渗性,同时还能避免水利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在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背景下,人们对于水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的应用频率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在此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稳定建设,保证围堰技术在发挥积极性的同时,有效推进我国水利建设工作的稳定开展。虽然目前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全面的问题,但是希望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更好的解决问题,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滔,龚波.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9(29):274-275.
[2]吴晓晶.水利工程中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28):128-129.
[3]陶勇.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要点[J].砖瓦世界,2019,45(1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