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8期   作者:王芳景
[导读]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最常出现的施工问题之一就是渗漏
        摘要: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最常出现的施工问题之一就是渗漏,渗漏造成的损失大、影响深。于是防渗技术今年来成为了水利参建部门一直持续研究更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因此,基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造成渗漏问题的原因,本文从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要价值出发,重点探讨和分析当前应用相对广泛的防渗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措施
        前言: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施工人员必须针对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好技术交底,对于施工中有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逐一排查,减少水利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水利工程施工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1.1施工地质因素?
施工的地质很显然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原因。在软土地上面进行施工建设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首先软土地的地基土壤具有松散性,土粒空隙大,易变形,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主动的防渗措施加以解决,就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工程施工渗漏问题就会出现。因此,选址时务必选择坚硬、难渗漏的土质结构区域。
1.2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受多类因素的制约,如设备、环境、施工工艺以及人员等都会给工程质量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施工时,如果不能根据有关程序、规范和标准来施工,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造成渗漏问题的也就可能出现。?
1.3工程结构变化导致渗漏?
水利工程建设多为水下作业,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水力作用下,一旦工程各个制约因素失稳,很容易改变工程结构,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现象,降低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某些工程施工现场,恶劣的天气会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很容易造成渗漏现象产生。另外,水利工程建成投产后,时间久了,会造成水利工程设施一定的老化,进而出现渗漏现象。
1.4混凝土结构裂缝?
现阶段大多数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中都是选用混凝土结构,通过此类结构强化水利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等要素影响,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集料反应裂缝以及干缩裂缝问题。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之后,对混凝土结构质量、应用性能、坚固性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再加上当外部环境自然雨水增多等,会加重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渗漏现场。??
        2.在水利施工中应用防渗新技术?
2.1防渗墙技术应用?
在目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中防渗墙技术较为常见。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钻进、泥浆固壁、浇筑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等环节操作。此项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要对施工环境等进行分析,选取对应的应用技术类型,常用的有链斗法工艺、多头深层搅拌工艺、倒挂式工艺等。其中多头深层搅拌技术工艺就是发挥出多头深层搅拌机应用价值,对水泥浆与工程防渗区域土体进行搅拌,促使水泥浆与土体处于混合状态,建立牢固的防渗墙。此项技术能集中应用于黏土以及砂土等地质环境中。链斗法工艺应用就是发挥出链斗开槽机应用价值,通过泥浆护壁对排桩墙体有效浇筑,建立防渗墙。

在施工技术应用中,对施工开槽宽度范围合理控制,优化防渗墙结构深度。倒挂式工艺属于传统化防渗墙施工技术工艺,通过人力修建能对墙体泥浆强度进行控制。?
2.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在土坝坝体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中,会用到坝体劈裂灌浆技术。该技术通过借助坝体的应力规律,在坝体的轴线部分确立孔,利用泵将浆液灌注到孔内。该种灌浆技术主要是在大坝和泥浆之间相互挤压渗透,有效提高整个机体的稳定性,大坝劈裂灌浆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大坝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裂缝大小灵活运用。若裂缝分布均匀,则可以通过部分灌浆进行处理;如果裂缝大小不一、分部不均、大坝结构整体质量不稳,则需要全方位进行灌浆处理,有效提高大坝的密实度,确保防渗效果。?
2.3砌石防渗技术?
除去上述存在的相关技术,还有砌石防渗技术。该技术多应用于渠道铺设施工中,即是通过砌石技术对水利渠道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铺设,避免了出现渗透问题。有三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施工团队应进行全面综合的准备工作,准备合适的石材,研究石材相关特点,同时对渠道进行相关的处理,进行合理的技术提高,采用合理的铺设计划,再完成整体的渠道铺设。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石料铺设存在的空隙问题,使用碎石等材料,对砌石进行填充,避免出现渗透问题。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对砌石间缝隙用水泥砂浆填补,并且采取相关的养护措施,保证防渗的整体质量。?
2.4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防渗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包括后注浆法和钻杆技术。前者主要是通过采用高压喷射灌浆裂缝的形式,清理混凝土加工和抛光的位置,实现注浆口与裂纹注浆口重叠,然后进行注浆。后者在工程设计中采用钻孔清洗,并通过注浆密封嵌入工程设计中。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加强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和防渗性,通过透水路径结构,减少施工过程中要占用的工作面数量,从而避免工程基础设施和地表的破坏。该技术方便灵活,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工程,同时能保证避免含水量等因素对软基所造生的影响。
2.5化学补强技术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所谓的化学补强技术,其实就是利用各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来达到防渗目的的技术。在实际情况中,这种技术的应用一般会选择环氧型的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需要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并且严格地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来进行处理。最重要的是,在之后还需要使用到板材来进行压实处理,从而加强防渗性能。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技术的防渗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使用这种防渗技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实验参数进行,确保达到既定目标。
        结束语:水利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要深入研究防渗漏技术,对水利工程的渗漏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因渗漏事故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相关的施工作业人员要加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在意识和行动上科学合理的进行防渗实施,从根本上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大伟,耿浩.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33):123.?
[2]刘艳海.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9,12(22):53.?
[3]王刚.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7(32):2148.
[4]牛金红.浅谈水利工程防渗施工处理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2):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