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农业种植逐渐转为科学化种植,农业灌溉工程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农业生产灌溉设计与规划是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工程设计,提高农用地节水灌溉工程的科学性和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而节水技术对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总结了节水对农田和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效率和节约的对策,就农用地灌溉水资源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规划探讨
引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要想保证农业健康发展,就要避免农田水利工程发生资源浪费情况,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我国农业良好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灌溉过程中,由于高效灌溉技术不合理,推广宣传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效率极低,未能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为此,我国应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促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农业产业等都是中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也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放在首位,注重农田水利灌溉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防止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要不断提倡对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应用,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指当地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依照当地水文特征予以科学合理的资源灌溉,这样既能提升灌溉效果,又能节约水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当前,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低压管理灌溉技术,其中喷灌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压力把水资源以喷洒的方式输送到农田当中,不但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劳动力,增加农田产量,为此被农田水利工程广泛应用。而微灌技术则是对农作物的根部输送水分,通过精准控制,实现灌溉周期短,水流量小,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技术
3.1滴灌技术
滴灌节水技术滴灌节水技术,是指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6mmm左右毛管上的滴头,来送到农作物区域进行局部的灌溉。在一些干旱比较缺水的地区,滴灌有着比较全面的应用,滴灌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方式,其对水的利用率能够达到95%,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滴灌节水技术相比于喷灌节水技术来说,滴灌有着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结合施肥进行灌溉利用,能够让肥效提高一倍。虽然滴灌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但同时其也有着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比如滴灌的滴头容易产生结垢和堵塞,所以对水源的要求比较高好,一般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过滤处理。滴灌按照管道的固定程度,也可以分为半固定式、固定式以及移动式三种,为各个地区的灌溉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按照水分来源不同,滴管节水技术主要有储水滴灌和低下滴灌两种。储水滴灌是指通过雨水集流来将水份流到水窖,形成一种小型移动水源来完成灌溉。而地下滴灌则是把地滴灌管埋入到地下作物的根系活动层内,让灌溉水通过微孔渗入,从而让农作物吸收,都有着较好的灌溉效果。
3.2低压管灌溉技术
低压管灌溉使用低压管道进行输水的一种农业灌溉模式,能够代替明渠输水方式,管道内的水压力较小,需要使用专门的低压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位造价。对于低压管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是对同等水量输送的情况下,采用该种低压管灌溉技术,能够灌溉更大面积的土地,有效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够减少抽水量,节省了用电量。
而且该种低压管灌溉技术在输水速度方面,有效缩短了轮灌周期,增加了农业的产量,而且投资成本较低。3.3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喷灌机等各种管道喷洒装置,对农作物实现大面积灌溉。在应用该项灌溉技术时,由于灌溉区域不同,灌溉技术人员应对该项机械设备参数予以更改设计,将自动化技术与信息技术优化结合,依照农作物需水量对其进行自动化一体灌溉。喷灌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管理,其节水量与传统漫灌方式相比,可节约40%左右,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3.4雾灌JISHU
就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本身而言,各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产生差异性的影响,而且整体上能够实现的灌溉目标较为突出。雾灌的应用,符合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简单而言,雾灌的操作,也被称之为弥雾灌溉,其与滴灌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工作压力上,表现的较为突出,能够达到200kpa--400kpa之间,喷出的水滴方面,能够形成水雾的特点,其主要的技术功能,在于针对田间的空气湿度,开展更好的调整,促使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运转,能够由此来达到良好的节水效果。相对而言,雾灌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服务区域,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作为辅助性的技术来操作的,整体上能够由此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关工作的安排,也可以得到更好的作用。
3.5防渗式灌溉技术
渠道输水作为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改造上,需要加强对渠道输水防渗技术的利用,也就是防渗式灌溉技术。渠道输水或多或少的都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在防渗式灌溉技术的选择上,就需要对断面结构方式进行科学确定,采用一些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以及塑料薄膜的等方式做好防渗,减少水源输送农田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其中砌筑石料在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使用上,能够对70%或者80%的下渗量都能做到有效控制,有着比较好的防渗效果。而对于混凝土渠道来说,应该首选U形渠,能够在扩大渠道传输水量的同时,并且缩小过水断面,对于灌溉效率提高有着重要意义[2]。此外除了这些特点外,防渗式灌溉技术还有着输水快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并且节省土地,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3.6雨水蓄积利用技术
最后,雨水蓄积利用技术也是农田水利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相比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雨水蓄积利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着更大的局限性,即雨水蓄积技术在一些干旱、半干旱或者是季节性的干旱地区较为适用。虽然有着比较突出的应用局限性,但同时其优点也比较突出。雨水蓄积利用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灌溉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有着很强的应用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雨水蓄积利用技术有着更高的造价成本,整体应用上比较复杂,一般来讲,雨水蓄积利用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除了需要建设出相应的储水设施以外,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节水渠道和输水管道,环节和成本都比较复杂。除了建设难度较高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雨水蓄积利用技术的实施难度也比较大,技术难度和环境要求都比较高。然而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民使用情况来看,雨水蓄积利用技术又较为适合,因此其是一种需要结合环境来具体利用的技术。
结语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关系到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提高节水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增加对水资源使用的重视程度,坚持将实施和培训技术的眼光放长远,建立健全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实施监督制度。在现今的农业科学中,人们必须把安全出产和环境保护生产放在第一位。庇护生命之源不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到底要如何合理地循环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灌溉,是针对农田水利方面今后将深入讨论的一个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博.关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节水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
[2]许朗,刘金金.2013.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山东省蒙阴县的调查数据.中国农村观察,(6):45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