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工民建项目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信息,该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工民建项目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此,房地产行业要给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足够的重视,在具体施工前要做全面的调查工作,为工民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的资料
关键词:工民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引言
依照建筑工程结构构成形式的不同,建筑桩基础当中主要包含了阀箱下桩基础和柱下承台桩技术结构,阀箱下桩基础结构在一些高层建筑当中比较常见,比如,城市当中的大型写字楼和高层柱宅楼等。虽然属于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但是网间之间的间距并不是非常大,对提高建筑基础的稳定性以及建筑结构上半部分的刚性程度有着重要的保障。柱下承台桩基础结构,比如高层建筑的底层区域以及大型建筑的地下空间存在大跨度的商场,或者是一些多层建筑的特大型商场、会展中心以及大型剧院等,由于柱网之间的间距距离相对较大,通过使用阀板下的桩基础前期的经济投入量相对较大也没有任何必要,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柱下承台一柱一桩,或者是一柱多桩的建筑桩基础结构。因此,依照建筑结构的构成类型不同,针对建筑桩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设置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引起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一、工民建项目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评定施工现场是否稳定[1]。这项工作需要专业施工人员仔细勘察施工现场,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了解地质条件是否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做详细的记录工作,最终形成资料为工程设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清楚工程地下水和土体实际分布状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数据收集工作,提升测量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保证技术参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针对可能会威胁建筑安全的因素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清楚岩土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其影响力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4)评价岩土实际状况,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完善的建筑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要明确加固方式,将改进方案更加具体化。(5)仔细评估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最终得出的结论将会为事故调查工作指明方向,帮助解决相关问题。(6)长期预测。这项工作主要是在建设阶段和建设后期进行,其主要是针对工程竣工后建筑变形或者地质沉降问题。为了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具体的施工步骤,进而提高施工质量。(1)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做地质测绘工作,进而绘制出实际地貌和地质。(2)做好勘测取样工作,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雷达探测分析,另一种是人工采集取样。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样本测试试验工作,进而仔细分析不同岩层不同状况。(3)得出结论,制定完善的工民建项目建设方案。(4)全面整理资料,提高归档管理水平,为后续施工问题的查找和分析奠定基础。从以上工作步骤可以看出,每一个勘察工作步骤都是紧密相连的,每一步勘察工作都十分重要,缺少任何一个步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都无法顺利进行。
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部分工民建项目施工中并没有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即使开展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不能透彻、细致地分析数据和信息。部分工民建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入,降低施工成本,会忽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环节,仅仅凭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岩土工程建设。这种工作方式没有考虑岩土变化情况,当工民建项目完成一段时间后,地基开始慢慢出现倾斜的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样本分析工作过于简单
不同岩土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不同,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每一个样土指标进行化学特性分析、分子结构分析、物理指标分析,例如分析岩石抗拉力、分析砂石标本的颗粒结构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开展这些分析工作,进而得不出正确的勘察结论,从而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工民建项目实施方案,严重阻碍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应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及设备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土木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式之下,传统勘察技术及其设备已难以符合如今的岩土工程勘察要求。考虑到这一问题,积极引进并应用先进的勘察技术以及设备是目前亟须考虑的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加速推进信息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中的应用深度以及广度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妥善将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中,能够提高地质信息获取的可靠性,在后续处理方面也更为便捷。
三、筏箱下桩基础勘查的工作要点
(一)确定各个勘探孔之间的距离
在城市内部一些高层的建筑工程当中,基础类型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阀箱下桩基础结构,依照不同的地质条件构成状况需要对勘测口之间的间距大小以及分布的数量进行有效的确定。因为某些建筑结构存在裙房,同时也有一些高层结构会包含地下室和地下室外扩等相关问题,在进行桩基处岩土工程勘测工作中,必须要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加以充分的考虑。在桩柱的选择工作中需要将主楼体和裙房进行区分,不能混为一谈,正常情况下摩擦柱的勘测孔间距离大小为20~35m之间,依照建筑结构形式和不同的地质条件,划分出不同的空间区大小,其中还存在一部分建筑在荷载能力上,相比于其他区域荷载能力更大,因此,在针对该区域的勘测工作中需要将钻孔的密集程度进行提升,同时在针对建筑的不同区域也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测方法,有效提高桩基岩土勘察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3]。
(二)确定勘探孔的深度
在建筑桩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前期,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对整个建筑的荷载条件并不是非常清楚,因此,需要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准确计算来进行有效的评估。在依照相关标准进行估算工作中,建筑荷载的结构内部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自重荷载大小,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地质结构条件以及建筑及自身的自重和的状况。如果出现自重和载量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依照实际的工作条件选取出其中的最高值,如果出现荷载相对较小的情况下需要取中间值来进行判断。在针对建筑桩基单柱荷载的作用下,需要依照桩基础的标准设定方案来加以确定,相关勘察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地形和地基条件的影响因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属基础性工作,务必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前完成,同时要保障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工民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而上述资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民建项目设计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结合上述几点来看,有必要将岩土工程勘察视为施工之前的重点工作展开,进行细致、充分、翔实的调查,为工民建的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资料。
参考文献
[1]赵欣.桥梁工程中关于岩土勘察报告的常见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6):270-271.
[2]罗旭.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4):60-62.
[3]林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2):143-144.
[4]刘宁.岩土锚固工程及其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1):131-132.
[5]张奇荟,李成吉.岩土工程勘察中钻探技术要点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09):32-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