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无论是生物整治技术还是化学整治技术或是物理整治技术都具有突出的效果。在高效应用各种整治技术的基础上,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恢复生产力,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以及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地工程技术;土地整治工程;环境保护
引言
对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来说,其主要指在现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再组织与优化,包括土地形状、规模、道路与沟渠的重新布置。简单来说,就是对城镇景观中的斑块、廊道等展开重新调整,以达到城镇景观功能、结构变化的效果。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必须要切实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引入新成分完成调整,使得城镇景观更加自然、生态。
1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原则
1.1 整体协调发展原则
土地整治具有典型的系统性特征,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必须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原则,统筹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土地整治系统,使自然环境与人工改造有机结合。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整治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满足人们对土地环境舒适、健康、生态的要求。
1.2 自然生态原则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各行业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生态原则。自然生态原则是新时期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题中之义。在该原则要求下,必须依据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突出恢复土地功能,维护自然生态品质,构建健康有序的自然生态发展空间,优化自然系统整体功能[1]。
1.3 立体化设计原则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形和地貌特点。为突出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核心要义,应遵循立体化设计原则,对土地整治实施立体化设计与构造。通过涵养土地景观,搭配不同类型的高低植物,实现立体化效果,使生态型土地整治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2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1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为水资源利用造成负担
包括农田、发电厂等均为用水大户,在传统的模式下,为保障水资源的充分供应,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大量用水为地表水层带去的高负荷,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层结构进行了改变,引发了水资源的匮乏。其次是排水方面缺乏有效的过滤措施,以发电厂为代表的众多用水大厂排除的污水造成当地水资源的污染,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2对地表植被及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大量的农业农田被改造成为工业用地或民用建筑用地,原本附着在的土地上的植物大量流失,且在建筑与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土地遭遇了一系列的污染和破坏。从整体来看,这一系列行为造就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加重,并且农业用地的减少,使得植物种类趋向单一化,长期来看不利于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在后续的土地整治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农业用地及植被的保护。
2.3加剧水土流失,危害土壤及生态系统
人类对土地的破坏是多方面的,有主动和被动破坏之分。在农耕时期,人们对土地耕种,粗放型灌溉及后来的滥用化肥,都在一定层面上破坏着土壤生态结构,而这些行为无疑会加剧水土流失。在后续的土地整改过程当中,要与当地农民协调沟通,建设对土地损伤更小的水利及灌溉设施,采用更加温和的化肥用料,加大对保护农业用地的资金投入,并且要将这一工作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工作来长期执行[2]。
2.4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土地整改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伴随土地整改工作的开展,受直接影响的是环境,受间接影响的是当地的经济。土地整改是一系列深入的整改活动,在进行过程当中势必会对当地的土地布局进行改变,随之改变的是当地的经济构成及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从整体来看,土地整改是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前,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土地资源与经济产业结构,出台一个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更小的土地整改方案,将对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破坏性降到最低。
3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
3.1 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开展土地生态整治过程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将材料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施工垃圾,经过对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可以重新加工使用。进而形成新型的建筑材料,该项技术被称为材料循环利用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的垃圾。从而实现整个建设材料对的循环利用。在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废弃材料主要是从而河道整治和造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废弃石土方和生活垃圾等。这些材料通过回收利用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避免出现污染物。依据我国相关标准,绿色施工废弃材料的使用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以此在工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3.2 工程废渣处理技术的应用
工程废渣中包含的种类比较多,所以其处理难度很大,废渣通常产生于施工填方和路基建设、路基边坡建设过程中,当达到施工应用指标后对其进行循环利用。最终减少废气土石方产量,达到充分利用废渣的目的。土地整治工程主要包含道路施工和土地平整施工、灌溉施工、防护林施工等。各种施工队土石方有着一定的要求。当工程分布比较密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利用工程主体,减少废渣产量[3]。
3.3 混凝土处理技术的应用
土地整治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的主要材料之一是混您图,其处理利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通过混凝土处理技术运用,可以减少污染情况,防止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如:再生骨料混凝土处理技术主要是将废弃混凝土进行加工而成,第一,将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砖石、水泥等材料进行拆解,并进行破碎处理,除去其中存在的杂物,并进行分级处理。第二,根据相应的比例,将其制作成骨料,第三,通过将一定的水泥砂浆加入到骨料中,可以实现混凝土的循环再利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际应用的时候,其表层比较粗糙,密度很小,吸水率很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主要是应用到隔墙和铺路施工中,主要是使用非高强度结构件材料[4]。
3.4 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
在土地生态整治过程中,生活垃圾主要有厨余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废旧衣物、废纸、塑料袋等。这种垃圾的含水量低于城市垃圾,对其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从而降低后期处理的难度。土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有机垃圾里面含有机物质和水分比较低,并且产生的数量比较少。对于这种现象通常采用堆肥技术处理。这项技术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其操作难度比较小,并且容易管理,应用成本比较低,产生的二次污染很小,在土地生态整治过程中可以充分处理生活垃圾[5]。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活跃度持续提高,土地整治工作面临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客观审视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现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提高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促进生态型土地整治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经,2016(17):24.
[2]王丽娜,李文波,周怀龙.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1-172.
[3]李红,魏晓,刘传明.传统土地整理规划与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之比较[J].国土资源导刊,2019(10):109-113.
[4]胡英鑫.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35-136.
[5] 李 雪 珍 , 赵 中 秋 , 原 野 , 王 翔 . 生 态 化 土 地 整 治 研 究 [J]. 中 国 矿业,2017,26(S1):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