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8期   作者:徐敏
[导读] 如今,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合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已成为主流趋势。
        摘要:如今,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合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已成为主流趋势。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以及海绵城市与“城市双修”的内部联系,并简要介绍了海绵城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旨在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研究
        引言
        现阶段社会中,海绵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本身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自然生态发生改变时,可以有着非常优良的“弹性”,可以对大雨天气的雨水开展简便的处理工作,甚至可以将部分雨水储存起来,进而在后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加以使用。海绵城市理论在现阶段来说还属于一种比较新型的思维,其对于缓解甚至解决城市旱涝灾害,解决水能源以及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非常良好的成效,其对于我国倡导的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施工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一、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一)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
        和欧美各国进行对比,我国在海绵城市设计层次较为落后。就当前形势分析,很多城市还没有把海绵城市这一观念结合到现代化建筑设计作业中。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下,许多城市的策划建造观念大多处于加大住民居住空间,增强天气管制等低级层次。依照中国现下的海绵城市设计策划方案便可得知,海绵城市是指如海绵一般,可以在多种自然环境下生存,并对突发灾难具备优质的弹性。进一步讲,在降水量丰富的雨水季,较易发生城市内涝等灾害,利用海绵城市观念,能够涵养水源,防止灾害进一步恶化,从而缩减人财劳损。与此同时,把多余的水源开展相关处理。之后在水资源短缺的旱季,利用水资源,开展街道清洁以及涵养绿化等一系列工作,进而缓解水资源短缺,为住民日常生活打造优质环境。
        (二)建设途径
        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过程中,海绵城市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对于以往生态体系的维护,对于生态体系的保养以及最低损坏开发等三种形式。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进程中,要对现阶段的河流网络,水源体系,制备绿地的维护等环节抱有足够的重视,对于那部分已经受到损坏的地区,可以经过有关的生态策略来开展维护工作,高效提升城市对于雨水的储存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一部分损坏程度较低的工艺手段来开展城市水源体系的建设。例如,绿色屋顶,雨水储存,生态湿地等。经过这部分策略来增强城市对雨水的存储,渗透以及洁净的能力。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一)规范建设的原则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综合运用海绵城市的建造观念,需要结合规范化设计的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资金来源,也需要设施防护以及设施建造,这是一种高消费、高回报的工作。在海绵城市的设计建造进程中,需要着眼于整体化设计,在保证维护城市居住环境以及水资源利用的前提下,结合节能减排的理念,整体考虑海绵城市的设计费用和现实收益,防止发生因为资金周转异常而耽搁工程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原则
        若想使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相适应,首先应当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只一味地考虑规划方案是否对城市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现实。不同城市的居民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这是在积年累月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为了城市规划任务而强行违背人们的意愿,那么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城市规划前必须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和调研。
        三、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一)地面铺装
        我国地面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硬质铺装,并且面积非常大。所以,可以凭借透水式的铺装来达成雨水的储存。

在实际的操纵过程中,要利用渗水性能比较优良的水泥混凝土来开展路面的铺装工作,利用渗水的沥青混凝土铺装来替换以往的普通沥青路面。而对于一部分生态型的小路,可以利用渗透材料(例如渗水砖,碎石以及鹅卵石等)来开展铺装工作。而从停车场的角度而言,可以将以往的混凝土变更成嵌草砖。与此同时,在小路的两侧还可以设立一部分渗水管道,尽最大幅度的降低地面支流的数目,进而保证雨水可以渗透到地下并开展储存工作。
        (二)对绿化带的设计
        绿化带的建设必须结合对城市外表、空气改良以及涵养水源等一系列因素开展,按照道路建设雨水收集以及过滤等过程开展建设。绿化带和街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让绿化带上的水资源能够顺利汇入地下集水体系,不会出现积水状况同时也能科学布置绿化,对于降水的处理过程开展集水时要设计多个出入口,让降水可以从周边汇入地下集水体系从而完成储水。大多城市存在化工厂,进一步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直接使用降水会对绿化带以及街道造成一定的损坏,经过处理后把收集的雨水中的酸性杂质过滤干净,让其可以进一步循环、不伤害绿化带。把植被生长的土质以及附近水道开展建设工程,运用海绵城市对其开展合理的土质改良,对绿化带的集水系统以及储水系统开展进一步改良设计,让降水在处理以及收集过程中所流经的水道能有功能区分,把降水处理干净后的质量指标当作规划设计的标准之一。
        (三)城市道路
        城市街道降水量大,因此污染就格外严重,是城市街道损坏的主要原因。城市街道的管制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前提之一。对于城市街道的管制,必须依照以下规划进行:①城市街道应采用科学环保的原料开展建设。如此能够有效缓解城市街道的损坏问题,进一步改良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②在城市街道建设进程中,必须严格管控街道通行建设,对于街道建设要将街道排水体系开展科学的规划。③城市街道在建设进程中,要采用渗透力强的,同时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基础与便捷。
        (四)构建科学生态城市空间结构
        要实现海绵城市整体性、综合平衡性及区域协调性发展,从源头上强化结构布局控制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在具体结构规划中,要在全面结合目前自然资源情况进行设计的基础上,重视对城市整体设计考虑,努力促进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规划有机结合。另外,还应因地制宜地优化生态配置,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城市个性化发展
        四、海绵城市未来发展设想
        对于现阶段的海绵城市的理论以及实践发展,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道路中的必经环节。其中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首先就是要管理地表上的径流,其次就是为了管理污染负荷。而现阶段我国的海绵城市施工理论对于管理地表径路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极大程度的促使了海绵城市的良好发展和进步。然而因为我国本身的具体状况较为繁杂,策划员工对于地质状况,土壤状况并不是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最后所能达成的管理成效并不是很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不但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有助于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所以相关规划工作人员应当要能够掌握海绵城市规划及其特点,遵循相应的规划原则,并结合实际城市情况来采取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切实提高整体城市的素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100-101.
        [2]李镜,任伯帜,谢文超,江峰.海绵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J].绿色科技,2019(22):169-171.
        [3]马腾.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2.
        [4]郭荣琴.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7-18+14.
        [5]罗桂梅.“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