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坡地村镇”建设开发是促进浙江省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浙江省“坡地村镇”试点政策在2015年提出了点状土地供应形式的土地供应新形式。基于理论的边坡研究,结合乾潭镇下梓村乡村规划案例,从局部施工方案,边坡地形与空间整合,空间设施保障和坡地利用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深化思路,探索点点滴滴的规划思想和方法,以利用该模型优化工程点,为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坡地村镇规划;乾潭镇;梓村旅游开发项目
1 引言
乾潭镇位于浙江西部,属于杭州一小时经济圈内,距萧山国际机场121km。下梓村旅游开发区项目的建设立足于杭州城市圈,面向长三角城市群,力求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风尚的活动策划、臻质的景观塑造以及高端的建筑设计塑造一个接轨于未来的旅游区。
乾潭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具有极高的森林覆盖率,以及丰富的地质景观,被称为“绵峰绣岭、山水之乡”。建德市确定了“1+2+×”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摆脱单纯观光、休闲度假的思维框架,着力于建德“山水漫村”生活方式的营造,打造以“山水漫村轻生活”为核心特征的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第三极。
2乾潭镇下梓村旅游开发项目概况
2.1 乾潭镇下梓村旅游开发项目是全省第三批低丘缓坡“坡地村镇”的项目之一
2015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局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扎实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经省政府同意,决定开展 “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主要围绕“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的目标,通过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开发方式,积极开展低丘缓坡“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工作,实施建设项目用地“点状布局、垂直开发”,将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山坡地块开发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旅游观光建设用地及绿色产业建设用地,减少各类建设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建设一批“房在林中、园在山中”的山、水、林、田、城为一体的生态型村镇和产业园区。
2.2 乾潭镇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乾潭镇旅游资源目前有旅游单体资源23处,并以自然资源为主,目前旅游产业发展较周边大慈岩镇、新安江街道以及梅城镇而言相对落后。《建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5)对乾潭镇旅游发展定位为“以乾潭骑龙牡丹园为龙头,建设牡丹主题乡村旅游区(观光园)”旅游项目开发以景区自身开发为主,未能将村级经济进行统一考虑,缺乏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引领项目。
2.3 下梓村村庄发展需要
根据村庄现有村庄规划,下梓村将通过环境再整治、基础设施再完善、特色产业再提升、旅游服务再拓展和生态保护再加强等举措,进一步彰显特色和地域文化,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最终建设成为以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以发展养老产业为特色的精品村。就下梓村村庄建设现状而言,距离规划目标有较大的差距,急需引入外部强势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建设引导。乾潭镇下梓村旅游开发项目的建设将成为下梓村精品村建设的强大支撑。
图1 总体鸟瞰图
3“坡地村镇”点状供地的问题
点状供地项目的出让用地基本为建筑占地空间,出让地块周边的用地仍需保留原有用地功能,涉及到的土地开发主要是局部缓坡地区点状建筑场地平整工作和依山就势的道路网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所以点状供地项目一般不会有大规模的场地平整工作,能够尽最大可能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3.1存在空间碎片化现象
此外,浙江省的耕地保护任务繁重。部分坡地仍是耕地或永久性基本农田。结果,坡地的开发具有明显的破碎化特征。
3.2基础设施保障困难
由于点状土地供应项目远离城镇,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供应条件差,山地地形海拔差大,给设施建设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设施供应,以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部分斜坡忽视区域安全保护,破坏了地质环境,造成了隐患。
3.3与传统的块土地供应审批有很大不同
传统的大块土地供应项目主要与受控的详细计划相结合。通过设计条件,确定了地积比,绿地率,地积高度等一系列控制指标,以确保土地流转后的施工控制。但是,点地供应项目主要是建筑物所在区块的土地流转,土地控制指标较少,地形影响的控制指标不确定性较大,导致审批的差异较大。
图2 7#、8#鸟瞰图
图3 19-24#鸟瞰图
图4 森巢民宿透视图
4“坡地村镇”点状供地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4.1严格开发建设条件。
建立低坡度缓坡开发建设的准入机制。低坡度和缓坡的开发建设应设在坡度大于6度且小于25度的非耕地上。应当为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适合低丘,缓坡建设的项目安排开发建设块。禁止工业项目和别墅房地产开发项目,并严格控制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红线应符合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等规定,不得参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区等对环境敏感区域,地质灾害危险点或重点防治地区或高岩石,土地侵蚀控制区,山洪带,Ⅰ级防护林地,并禁止将这些地区作为一般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定区域。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负面的项目准入清单,严格禁止不符合低山丘陵和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建设项目。
4.2严格开发建设核准。
对低山丘陵和缓坡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建立联合项目审查制度。所有低坡度和缓坡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和覆盖岩矿资源评价的前期工作中做好工作,以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建设项目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建设项目涉及林地使用的,应当根据项目建设用地的实际布局和需求,办理林地(砍伐)审批手续,严格执行林地占用平衡和补偿的规定。需要调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申请批准,方可进行开发建设。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水域的,应当做好占用水域的影响评价和占用水域的平衡,并按照水域保护或水系调整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3严格的开发建设监督。
制定和完善低坡度和缓坡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全面落实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地质灾害防治等措施,避免因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或二次地质灾害。对于受地质,地形影响的,需要调整开发建设场地的位置,应由项目业主单位备案,经原审批机关同意调整后,调整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原地。因地块调整而导致土地实际位置发生变化的,应当根据调整的有关审批文件,土地勘测报告等材料进行不动产登记。
5结论
“坡地村镇”点状土地供应的应用,不仅可以保障生态发展,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方式,而且可以促进农村振兴和工业繁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鉴于目前“山地多、平原少”的现状,坡地开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发展空间很大。经过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块状开发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而点状土地供应模式还比较新,具有研究价值。在研究坡地的基础上,紧跟发展现状,探索“坡地村镇”点状土地供应工程的规划理念和方法。第二,必须同时进行选址路线,施工方案和市政工程,以确保点状土地供应项目的有效实施。三是建立“点状+片状”指标控制体系,创新边坡管理模式;四是提出“统筹征地统一管理”的创新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同时,作为坡地开发利用的一种新的规划方法,坡地的开发利用还需要在项目选址,适宜性评价和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改善坡地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曹春芳,贺卫东.“坡地村镇”点状供地项目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市金岙谷坡地村镇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05):101-106.
[2]赵华勤,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02):9-14+93.
[3]唐姬.人在林中家在山中——安吉县“坡地村镇”建设的生态建设路[J].浙江国土资源,2018(12):51-52.
[4]钱晓华.建设山上浙江发展生态经济——建德市“坡地村镇”试点纪实[J].浙江国土资源,2016(10):25-27.
[5]张孝成,王彦美,曹伟,刘燕.西南丘陵山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集成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01):151-157.
[6]吴莞姝,杨贵庆,赵凯.我国东部丘陵地区乡村城镇化问题和空间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0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