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运用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72例胃脘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参与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进行治疗,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种不同方法对胃脘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提高,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有效率75%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胃脘痛;和胃治酸方;毫火针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病程往往较长,常反复发作。[2]临床表现为胃痛,痞满,呃逆 ,恶心,反酸,腹胀等。中医治疗胃脘痛已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运用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治疗胃脘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1±6.8)岁,平均病程(1±0.6)月。治疗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5±7.6)岁,平均病程(1±0.4)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和辩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中关于胃脘痛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有意识障碍患者;妊娠患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者;已知对本药物成分过敏及过敏体质等。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山东省惠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04),每天1次,每次20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针刺。服药方法:和胃治酸方.毫火针针刺足三里、膈俞、肝俞、公孙、中脘、胆俞、阴陵泉、关元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止血钳夹住75%酒精棉球点燃,将一次性针灸针(0.35×25S)从针身至针尖烧红,直刺穴位0.4-0.8寸,一周2次。两组患者均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
2.2疗效标准
根据2007年内蒙古卫生厅发布《中医内科学》中胃脘痛的疗效评定法进行综合评定:
3.结果
3.1临床总疗效比较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统计,治疗组显效14例(38.89%),有效18例(50.00%),无效4例(11.11%),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7例(19.44%)有效20例(55.56%),无效9例(25.00%),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4.讨论
胃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有“水谷之海”之称。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该病,这种方法虽然临床疗效良好,但是副作用较大,易产生耐药性。而中医辨证疗法以其安全有效等优点逐渐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和水谷的作用。人体的精气、血液、津液的化生,都依赖于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因此,胃气的受纳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容纳于胃中的饮食物,经过胃气的磨化和腐熟作用后,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所以,胃失通降,则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反酸、呃逆、恶心等胃失和降之症。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胃气通降与脾气升举相互为用,胃失和降与脾气不升也可相互影响。胃失和降,不仅影响六腑的通降还会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胃脘痛的发生,主要由气滞血瘀、肝胃不和、风寒湿邪、阴阳失调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疗以理气健脾、和胃止痛为主。中医治疗胃脘痛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次所运用的和胃治酸方参照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的三联药组学术经验拟定,共14味,由党参、黄芪、丹参、砂仁、鸡内金、陈皮、香橼、佛手、石斛、石斛、生姜、瓦楞子、海螵蛸、甘草组成。其中由药对党参、黄芪加上丹参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组合;由药对海螵蛸、砂仁加上瓦楞子和胃治酸,共为臣药组合;由药对佛手、香橼加上陈皮疏肝理气,共为佐药组合;由鸡内金为使以助运脾胃;补以石斛养胃生津以护胃;以白芷入阳明胃经行气止痛;以生姜降逆止痛;以甘草调和诸药,使脾胃之气旺盛,邪去而正安。
中医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劳动生产和聪明智慧的产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灵枢》中就有对于火针的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与火针治疗疾病的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火针在治疗胃部的疾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传统的火针较粗,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毫火针取材简便更易于在基层推广,我们选用75%的酒精,其燃烧温度较95%酒精燃烧温度低,针尖烧红不易弯曲,易刺入皮肤。参照首都国医名师贺思圣教授针灸临床经验。由于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多为气滞血瘀、肝胃不和、风寒湿邪、阴阳失调所致。故本次所运用的针灸取穴为足三里、膈俞、肝俞、公孙、中脘、胆俞、阴陵泉、关元,分别是:调和气、血、风、湿、寒、热、阴、阳八个方面。其中足三里健脾益气;膈俞穴活血化淤;肝俞疏肝理气;公孙健脾利湿;中脘散寒和胃;胆俞清热泻火;阴陵泉养阴生津;关元补肾助阳。通过火针针刺以上穴位治疗胃脘痛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和胃治酸方联合毫火针治疗胃脘痛有独特的优势,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拥军.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88例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1):6.
[2]沈洪雷,汤璐敏,沈惠风.沈惠风治疗胃痛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8,50(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