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内科门诊头晕患者的临床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孙红贺
[导读] 统计和分析基层门诊中头晕患者的相关资料
        摘要:目的 统计和分析基层门诊中头晕患者的相关资料,有效掌握患者的病因以及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到2019年3月间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都经诊断为头晕患者,总人数有246人,对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和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可知,在本次研究中,共将246名患者归属于5类头晕情况,其中以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最多,有96例,占比为39.02%,其次为系统性疾病头晕,有53例,占比为21.54%,剩余则是精神心理障碍头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其他原因,分别有41例,32例和24例,所对应的比例为16.67%,13.01%和9.76%;其中女性患者的人数显著较多,在总人数中占据144人,占比达到58.54%,同时在各类头晕患者中,也都是女性患者的人数相对较多。结论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现阶段基层门诊中最为常见的头晕类型,同时女性头晕患者的数量相对较多,在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做好对头晕类型的确定,
        这样才可以保证临床诊断治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头晕;内科门诊;原因;分析
        在一层内科门诊中,头晕患者的数量非常多,但是其内在病因却非常复杂,在患者出现头晕后会产生眼花、眩晕、头脑发胀、颅内摇晃等多种不良症状,其病因复杂,所以在诊断时,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文章就总结了2017年11月到2019年3月间的246名头晕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以此来探究患者头晕的原因,具体研究资料和结果也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共选择了246名患者,经诊断都属于头晕患者,中有男性102人,女性144人,年龄最小的31岁,年龄最大的68岁,人均年龄(51.76±3.17)岁。
        1.2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回顾性分析,明确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体检资料、影像诊断资料等等,然后根据不同病症以及患者的性别进行各种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1.3诊断标准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BPPV。此类患者在出现头部运动或者姿势变化时会产生非常短时间的头晕,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但是容易反复发作。在临床中多数都会通过Dix-Hallpike试验来开展进一步的诊断,帮助患者确诊病因。(2)MD眩晕。该类患者的眩晕情况容易反复发作,并且还会存在耳鸣耳聋等情况,是整个眩晕持续时间相对较长。(3)前庭中枢性眩晕。各类患者基本都存在脑部病变,在发病时患者会出现站立不稳情况,并且整个发病频率和时间都相对较长。(4)精神障碍性头晕。该类患者多数都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情况,精神过于紧张,存在平衡失调。(5)系统性疾病头晕。该类患者多数会伴随系统性疾病存在,并且容易复发,体征变化极其明显。(6)其他原因。该类患者的头晕也会存在反复发作,并且持续性较长等原因,然而在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头晕情况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同时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并不存在相关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项数据的分析处理都需要利用SPSS20.0软件来完成的,数据在处理完成后按照(±s)和n%的形式来进行表示,用X2和t来进行检验。只有在P<0.05的情况下,才能够说明数据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备意义。
        2结果
        2.1头晕患者中头晕的类型以及人数分布统计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统计246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可以得知,在本次研究中共将患者归属于5类头晕情况,其中以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最多,有96例,占比为39.02%,其次为系统性疾病头晕,有53例,占比为21.54%,剩余则是精神心理障碍头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其他原因,分别有41例,32例和24例,所对应的比例为16.67%,13.01%和9.76%。这就说明在临床中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人数较多。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1。

        2.2各类头晕症患者中男女人数的比例统计
        通过统计各种不同头晕患者中的男女人数可以发现,其中女性患者的人数显著较多,在总人数中占据144人,占比达到58.54%。同时在各类头晕患者中,也都是女性患者的人数相对较多,具体数据可以参考表2。

        3讨论
        在基层门诊中头晕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其病理会与多个学科产生相关,比如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内科等等。眩晕是因为患者在发病时存在位移和平衡功能失控,所引起的一种自我感觉,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错觉、幻觉,在发生此类症状时,患者会感觉自身处于旋转状态,并且无法正常进行直线倾斜或者蹲起等运动。而导致眩晕的基本原因都是由于多种疾病所引起的前庭系统障碍。非眩晕头晕现象是因为患者在发病时存在非特异性的相关症状,患者并不会存在外界物体或者自身的旋转错觉情况,而是会出现头重脚轻、无法正常行走、失去平衡、晕厥等情况。在临床中,由于致病原因非常多,在临床诊断中易产生误诊,经常会被诊断为“脑供血不足”或“颈性眩晕”诊断,但是多数都是因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因此,在为头晕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利用听力检查、颅脑CT扫描、颈血管超声、Dix-Hallpike试验等方法来辅助完成对患者头晕原因的诊断和分析,从而明确患者的头晕原因。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统计246名头晕患者,其中以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最多,有96例,占比为39.02%,其次为系统性疾病头晕,有53例,占比为21.54%,剩余则是精神心理障碍头晕、前庭中枢性眩晕和其他原因,分别有41例,32例和24例,所对应的比例为16.67%,13.01%和9.76%,并且其中女性患者最多,达到了58.54%,所以在临床中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发病率较高。
        总而言之,头晕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并且在发病中也会呈现不同症状。作为医生,必须在诊断中做好详细细致的问诊分析,通过合理科学的诊断检测方法来明确患者的原因,及时为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丰,宋歌,程冬梅,等.神经内科门诊519例眩晕/头晕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35):52-55.
        [2]乔文颖,建国,曾红,等.急诊头晕的病因分层特点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1):1618-1622.
        [3]侯月婷,周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7,16(4):423-428.
        [4]王中卿,郭兆慧.常见前庭周围性眩晕精准医疗常态化进展综述[J].系统医学,2016,1(2):71-74.
        [5]董秦雯,戚晓昆.心因性头晕患者临床症候及治疗方法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0):768-771.
        [6]巩忠,郑典刚,蒋初明,等.神经内科门诊主诉头晕患者病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409-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