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影响。方法 共抽取170名在献血屋无偿献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8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志愿者在献血过程中,分别采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常规工作,对比两组志愿者二次献血例数、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结果 观察组二次献血例数多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无偿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要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志愿者对献血的重视,降低献血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无偿献血
输血是挽救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血库中的血液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医疗事业的需要,如果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成为供血机构面对的难题。无偿献血作为血液的主要来源,能提供大量的新鲜的血液,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所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对志愿者开展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现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1]。本次试验深入研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影响,详细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在献血屋无偿献血的17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各85例。资料:观察组:男女比例为45:40,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62岁和23岁,平均年龄(41.5±2.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4:41,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63岁和22岁,平均年龄(41.4±2.7)岁,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工作:告知志愿者采集血液方面的禁忌事项等内容,测量志愿者体重等指标;收集血液,做好血液检查。
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做法为:(1)普及血液基本常识,血液细胞在身体中,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不管是否献血,每天身体中的细胞都会产生和死亡。血液占据身体重量大约为8%,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献血量不足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对于失去的该部分血液,身体在5-10分钟之内,就能及时补充血容,及时恢复到献血之前的水平,所以说健康人在正常献血之后,对身体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且有很大的益处,加快免疫细胞的生成。(2)心理教育。在献血的过程中,要对志愿者做好心理疏导,消除志愿者负面心理,给予志愿者勇气,告知献血光荣,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无私高尚的行为。告知志愿者采血工具等都是经过灭菌消毒,符合国家的检测标准。(3)及时告知志愿者血液方面的相关信息,并感谢志愿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对志愿者的资料做好保密工作,消除志愿者的顾虑。
1.3观察指标
志愿者在献血完成后,随访第二年献血的人数;参考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志愿者做出评估,包含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满分为440分,分数越高,说明健康状态越好;护理人员制定调查试卷,志愿者回答,满分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t检测),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二次献血人数多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无偿献血是挽救他人生命,志愿者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的行为,无偿献血作为血液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救治工作的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近些年血库紧张,血液供应不足,影响到救治事业的进行。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很多人对献血存在误解,很多基础知识点了解程度不够,献血的观念存在偏差,惧怕传染性疾病、疼痛感受、身体血液缺失等等。所以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要对志愿者以及家属或者朋友宣教相关的知识点。提升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健康教育对志愿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宣教献血方面的好处,适量献血能改善身体循环,加快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增强生命的活力。有科学研究表明:适量献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这是因为在献血的过程中,死亡的细胞碎片和血脂成分能快速被清除和转化,降低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在不断升高,适量献血能降低疾病发生率[3]。
很多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存在负面心理,尤其是针头,以及在扎针时,疼痛感受较大,此外还有志愿者担心采血袋等用具的消毒水平,惧怕感染传染病。对志愿者做好心理教育,能减轻心理压力,借助语言给予志愿者更大的勇气,告知志愿者消毒制度是非常完善,而且使用的器具为一次性,安全度高,不存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能让志愿者认识到献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了解到献血对身体的好处,有利于壮大献血的队伍,为临床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4]。
相关部门要重视工作人员的能力,对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开展统一的培训,宣讲相关的生理知识点,提升综合素质,满足工作要求,在社会公益开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献血的宣传和教育,向全社会普及相关的知识。
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二次献血人数更多,理论知识得分、自测健康水平得分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积极影响较大,提升身体健康状况,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结核病患者就诊时间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8, 8(10):359-360.
[2]崔岩. 健康教育指导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预防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1):138-139.
[3]崔岩. 健康教育指导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预防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29(1):138-139.
[4]庄永清. 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对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及知识的影响分析[J]. 双足与保健, 2018,27(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