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中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发展,在医学专业的教学中,人体解剖学教学在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还是医学教育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现如今,我国医学事业的蒸蒸日上发展,在课堂中仅传授理论知识点无法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也无法满足社会的具体需求。基于此,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人体解剖;教学方式;形式改革
前言:尽人皆知,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其最大限度的为其他医学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让有关人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临床业务水平,势必要注重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新时期背景下,原来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课堂教学积极性的缺失致使学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进而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缺少了解。当前阶段,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过程中,广泛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全面发挥,才能让学生将器官形态结构为主进行学习,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质量。
1人体解剖学的概念
人体解剖学是对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与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索的学科。医学课程的设置均离不开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其自身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而最终的学习任务就是全面掌握人体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正常形态与结构特点,人体各个器官与结构之间的比邻与联署关联。
2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2.1授课内容过于抽象,理解困难
人体解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人体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机体关键器官的位置,组织器官之间的互相关联等,人体本身属于较为复杂且题型的立体结构,器官的结构、形态、互相之间的位置关联具备较强的立体感,对以往并未接触过人体解剖学的学生来讲,传统的教学授课内容太过抽象,进而需要教师对学生从简单的平面图形自主想象立体结构与位置联系进行引导,教学内容缺少趣味性和立体感,过于抽象,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只能不断地想象与理解,并不能还原到知识本身,教学效果将无法实现最佳效果。
2.2缺少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教学无法有效结合实践教学,而这里所指的实践教学就是指人体解剖学实验课。人体解剖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众多且尸体来源较少等各类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人体解剖学的实际教学中,实验课的开设虽说占据总课时的一般,可实验课的实践通常是观看模型以及制作完成的标本,不能让学生和尸体接触并自己动手解剖,所以,学生缺少动手实践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表面,理论之间的联系也停留在视觉表面,导致学生不能和具体情况进行联系,致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缺少了解,缺少创新能力,并未实现最佳的临床效果。
3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
3.1PBL的辅助教学
第一、现如今,PBL辅助教学作为国际方面均认可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其通常以问题当做中心,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生动形象,与此同时,各种设置问题具备较强的应用意义,将学生当做课堂学习的主体,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最大限度的为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创建交流合作平台,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熟练掌握,而学生自身专业学习能力的增强是在必行,这种教学方式得以广泛运用到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
第二、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通常会采用PBL辅助教学方式为学生充分考虑各种问题提高积极性,并采用上网查阅和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整理并归纳其中的知识点,为学生充分集合问题的技能水平进行有效优化,与此同时,才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培养,为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走向工作岗位处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PBL辅助教学的利用可有效增强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具备更强的目标性,团体成员之间得以明确分工,才能使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并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不仅如此,还能够为学生之间协调能力、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3.2案例教学方式的改革
第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能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政策方针。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教育观念的改革创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时可增强临床医学之间的互相关联,充分结合两者,才能对学生开拓视野,才能让学生相关课程教学的学习更具实用性与生动性,进而有效激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的教学中。
第二、一些教师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强制性传输的方式,这种方式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仅在课堂中讲述人体结构和各种形态的部位就会让学生丧失积极性,若是在课堂中,教师结合临床疾病病例的生理学知识,使学生利用自身的所学对疾病远离与各种机制实施灵活分析,才能针对临床治疗实施指导,才能实现治疗效果。譬如:在呼吸系统方面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可采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案例针对性的讲解,才能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更为清晰明了的掌握疾病之间的变化情况,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基础性医学知识,有效激起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相关知识的积极学习。
3.3云教学方式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以不断完善与优化,云教学方式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其也包含在专业化移动教学软件中,可为教学更好的开展教学管理和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帮助,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让学生实现从懂到会的过程。对于某种层面而言,云教学可以将难以理解的解剖学知识转为便捷,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转变为易于理解的动态性数据知识,才可以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学习经验,积极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化,有效提升教师的对于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的来讲,传统的人体解剖学课堂中依旧存有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还对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直接影响,基于此,应该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改革创新。人体解剖学教学方式的开展需要结合PBL辅助教学、案例教学等几个方面着手,针对性的编纂教材,才能让学生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才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生动性,有效提升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为人体解剖学教学迈向新的高度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蓬勃,靳辉,张建水,翟中会,韩华,钱亦华.3D解剖学教学软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01):49-52.
[2]周婷婷,于翠萍,朱妍,周晓辉.将沙画艺术融入到人体解剖学教学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7):127-128.
[3]李少兵,黄学应,任振华,张晓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解剖学研究,2018,33(04):31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