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胸大疱是肺内部或胸膜下形成的气疱,该气疱的产生极易引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保守治疗较难治愈,胸腔闭式引流术或穿刺术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因而较多患者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胸大疱及外科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及其他脏器影响较大,需经历较长的康复进程,因而临床领域开始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大疱围手术期,但是其具体应用效果及价值尚有待分析。为此,本文针对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肺大疱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分析,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肺大疱;围手术期;胸腔镜;术后康复;应激反应
当前,肺大疱外科手术治疗技术不断优化,其中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在肺大泡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目前,胸腔镜已经广泛应用于肺大疱及自发性气胸治疗中,实现了手术的微创化,有助于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同时,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也得到了有效普及,积极推进了胸大疱外科手术的微创化,有效加速了患者康复进程。当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应用于胸大疱围手术期,有效促进了患者为围手术期康复进程,使肺大疱外科治疗患者真正受益,其临床应用和推广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应用方法及价值,从而推进肺大疱外科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快速康复外科概述
快速康复外科是一种外科新理念,由丹麦外科医师于2001年提出并践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逐渐受到了外科领域的认可,并得到了迅速推广。该理念将外科治疗与康复治疗进行了融合,参考多方面循证医学依据,整合胸外科、内科、康复科、营养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业医师,开展多学科协作的外科及康复治疗,达到加速康复进程的目的。快速康复外科实施的重点为: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和生理创伤,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最初应用于心血管外科,后来逐渐开始应用于普外科、骨科、胸外科等康复需求较高的医学科室,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2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2.1术前阶段
常规胸大疱术前,仅对患者病情、注意事项、配合要求等基本内容进行常规宣教。但是,快速康复外科在此基础上,强化康复相关内容宣教,使患者和家属认识术前、术后各阶段的康复要求,树立积极康复的意识,并学习康复锻炼知识与技能,提升了患者康复依从性。同时,患者术前需要禁食禁饮,常规要求为进食12小时以上,禁水8小时以上,患者空腹时间较长,容易引发代谢异常或出现焦躁情绪。经麻醉师、外科医师综合评估后,快速康复外科采取术前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模式,在保证麻醉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禁食禁饮时间,减轻禁饮食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此外,为避免患者术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快速康复外科指导患者在术前两小时口服200ml葡萄糖溶液(10%),减轻禁食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常规外科术前中则不口服糖水。
2.2手术阶段
常规治疗胸大疱采取开胸术式,胸部切口长达10~15cm,而快速康复外科采用胸腔镜微创术式,采用三孔法实施胸腔镜治疗,每个小切口长度约为1~1.5cm,术中手术视野更为清晰,无需过度牵拉、挤压脏器及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快速康复外科对于术中保温措施要求较高,需控制好室内温度,同时采用变温毯等方式进行保温,胸腔冲洗液体和静脉输注液体均需加温到36℃后再进行使用,术中维持患者体温达到36℃以上。常规开胸术中补液量较大,可达到2000ml以上,而快速康复外科手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量,但总补液量不超过1000ml。在胸腔引流管留置方面,常规术式采用的胸腔引流管效果不佳,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采用硅胶双腔尿管作为引流管实施引流,引流更彻底,不易漏气、堵塞[2]。
为保证术后镇痛效果,快速康复外科多采取硬膜外镇痛方式,取代传统的自控式静脉镇痛,镇痛效果更好且稳定。
2.3术后阶段
常规胸大疱手术治疗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患者自身意愿,选择时间进行下床活动。快速康复外科则贯彻落实了早期康复治疗的理念,术后6小时抬高患者床头改为半卧位,术后8小时协助患者坐起,进行简单床上运动,开始尝试下床活动,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改善肺功能,同时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粘连等并发症。此外,快速康复外科对患者的术后疼痛较为重视,疼痛严重者应及时给予非载体类镇痛药,避免患者因疼痛而畏惧早期活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胸腔引流情况,若无漏气,日平均引流量小于100ml,则可以拔出引流管[3]。常规开胸术后,则需等待观察等待,日平均流量小于50ml后才可拔出引流管,引流时间较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延长2~6d。
2.4营养管理
为帮助患者尽早进口进食,恢复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快速康复外科采取术后6小时咀嚼口香糖,诱导经口进食的方法,患者若无不适感可开始饮水,观察无不适感后可进少量流食,术后72小时以清淡的流质饮食为主,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4]。
2.5心理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中,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防控较为重视,应尽量减少患者心理创伤,微创术式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刺激均较小,且根据患者情况,且实施一对一的宣教指导,纠正了患者和家属的错误认知,有助于维持良好心理状态,进而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层面均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5]。
2.6出院指标控制
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恢复情况,若愈合良好,无红肿流脓等情况,可评估其他出院指标。引流管拔出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大小便正常,无其他异常情况,则可以复查肺部ct,若肺复张良好,且无积液或炎症,可出院。常规开胸肺大疱手术后出院指标。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后无需拆线,切口愈合速度较快,与开胸术式相关,患者住院时间可缩短5~10d,康复速度显著提升[6]。
3小结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不仅缩短了胸大疱患者康复进程,而且提升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有助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志锋,蔡南,李志敏,等.快速康复外科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肺大疱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01):164-166.
[2]陈媛媛,李武.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20,52(01):30-33.
[3]崔宏伟,王艳梅,马红梅,等.中心静脉导管在青年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2):83+93.
[4]王庆淮,谭宁.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5(04):243-247.
[5]吕苏燕.快速康复外科用于肺大疱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81+85.
[6]岳瀚逊,张瑜,蔺瑞江,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无管单孔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12(04):455-459.
第一作者,郝杨,男,198805,山东德州,汉族,住院医师,博士,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师,胸外科常见病,肺食管纵隔疾病,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100029
通讯作者 郝雨卓,男,196412,山东德州,汉族,本科,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核磁室,肺部疾病影像,山东省夏津县南城街239号,2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