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所有患者中药使用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中药炮制不合理、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用法用量错误、未辨证施治等,分别占比15.00%、22.50%、25.00%、37.50%。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中药炮制不合理、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用法用量错误、未辨证施治等会引起中药服用不良反应,对此,需强化辨证施治、中药炮制、配伍、煎煮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相关规章流程,从而保障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应对方法;
中医药的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多人们和临床学者的认可与接受。中药具有效果佳、安全可靠、能够满足个体化需求的特点,但是毋庸置疑,中药中存在许多含有毒性的药物,需要经过配伍、煎煮后才能够服用,由此能够保证药物安全性,由此可见,虽然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毒物作用偏小,但是稍有不慎也会诱发毒副作用。合理用药即是依据患者病症种类、药理学理论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患者疾病,对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执行策略保证中药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分别来自心脑血管科、肝病科、肾病科、消化科等科室。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处于20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49.5±3.7)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均经由相关科室明确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
1.2方法
采用院内自制问卷调查,调查患者中药合理用药情况,内容包括是否知晓中药煎服法,是否知晓特殊煎服法,是否知晓中药服用后会引发哪些不良反应以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是否知晓部分中药饮片存有一定毒性。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分值在70分以上则表明掌握中药合理应用的知识。开展中药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情况,同时分析中药配置、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针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记录其症状,并分析诱发因素,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分析
将本文研究所涉及数据进行分析核对,然后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表示,采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表示,结果为P<0.05则说明有意义[1]。
2.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影响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中药炮制不合理、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合理、用法用量错误、未辨证施治等,分别占比15.00%、22.50%、25.00%、37.50%。如下表一:
.png)
3.讨论
中药合理用药的原则在于遵循中医理论指导,经济、高效、安全的选择药物,同时依据辨证施治配伍药物,最终达到治病和保健的效果。中药合理用药的关键在于发挥药效,保证临床用药有效性、及时性、安全性,同时减少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然而,中药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医生错误用药、药物来源不明、配伍和炮制错误、给药途径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等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2]。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严密监护,有效预防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1辨证施治
坚持辨证施治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确定诊断后,随意用药不仅无法获取疗效,还容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药源性疾病。因此,必须基于科学合理的诊断下进行对症下药。同时需明确药物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慎用对象,同时严格依照药物使用剂量用药,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病发季节、身体状态合理调整药量,整体提高药物安全性[3]。
3.2规范进行中药炮制
就大多数中药而言,都需通过合理的炮制才能够使用,因此,规范炮制方法能够保证药物质量,同时能够强化药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炮制期间,必须依据药物特性选用合理的煎煮方法和控制煎煮时间,以降低药物毒性。同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标准进行炮制,加强该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协调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3.3保证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夯实临床疗效,整体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加快患者康复。反之则会诱发系列问题,如形成毒性诱发并发症、形成沉淀减弱药效等,严重的还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4]。所以临床医生和药师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严格把控药物的合理使用,整体提高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
3.4严格把控药物用法用量
治疗期间需根据患者病症情况、病程、性别、年龄、合并症等内容确定药物使用剂量,避免过少或者过多,以免引发不良反应。如“针对毒性偏大的中药,可通过多次称重减少误差,保证剂量的准确性;针对特殊煎煮方法的药物则需特别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更改药物服用时间和剂量[5]。
总而言之,中药合理应用能够保证药物效果落到实处,同时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必须需强化辨证施治、中药炮制、配伍、煎煮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相关规章流程,从而保障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于洪波.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v.16;No.280(08):61-62.
[2]赵皓.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与应对方法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8, 031(004):770-771.
[3]薛菲. 分析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05):185.
[4]戈大春, 陆麟, 汪一斌.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34):163,172.
[5]胡许欣. 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0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