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近期效果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张明
[导读] 探讨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进
        【摘要】目的:探讨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10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50例):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展开骨折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方法展开骨折治疗;就组间骨折疗效数据、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总疗效数据(96.00%)高于对照组(74.00)%) 明显(P<0.05);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后引流时长(2.21±0.73)d、住院天数(5.18±1.41)d均短于对照组(3.15±0.95)d、(6.91±1.75)d明显(P<0.05)。结论: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有效运用,可使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增强,并且将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显著缩短,最终实现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有效预后。
        【关键词】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
  
        脊柱胸腰段骨折作为常见脊柱骨折类型之一,在患者表现出骨折情况后,于椎管位置会表现出骨折块偏移现象,会对患者神经根以及脊髓造成压迫,从而表现出脊椎活动障碍以及脊椎疼痛等系列症状,对患者日常活动会造成严重影响。治疗期间手术方案获得广泛运用,以将患者伤椎高度有效恢复,将脊椎活动障碍显著减轻[1-2]。本次研究将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探析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10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50例):女23例,男27例;年龄区间为47岁~62岁,平均为(52.15±5.15)岁;对照组(50例):女24例,男26例;年龄区间为48岁~63岁,平均为(52.19±5.17)岁;纳入标准:①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通过CT以及X线检查获得确诊;②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呈现出心脑血管疾病现象;②呈现出血液系统疾病现象;就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在入院后,合理对其展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操作,手术体位采取俯卧位,对于所有操作均安排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对照组: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方法展开骨折治疗,通过C臂X光机透视,合理完成伤椎定位操作,将其作为中心,认真完成后正中纵向切口制作,将患者伤椎上下关节突暴露,于伤椎相邻椎体椎弓根位置将螺钉拧入,对于患者伤椎利用撑开器撑开,对于后凸畸形实施矫正后,针对患者椎板以及椎体横突实施打磨,合理对患者展开椎板减压操作,同椎体横突融合后,确保植骨面充分形成,针对软骨以及关节突实施切除,准备自体髂骨于患者椎体外侧植入,确保融合后,通过C臂X光机透视,对患者伤椎复位情况进行观察,获得满意效果后将切口关闭。
        治疗组: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展开骨折治疗:采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方法展开骨折治疗,通过C臂X光机透视,合理完成伤椎定位操作,将其作为中心,认真完成后正中纵向切口制作,将患者伤椎上下关节突暴露,于伤椎相邻椎体椎弓根位置将螺钉拧入,合理展开椎弓根钻孔操作,针对患者伤椎利用撑开器撑起,对患者伤椎上下相邻椎板实施撬拨,合理展开椎板减压以及椎体横突融合操作,确保扇形通道形成后,通过通道,于伤椎椎弓根内准备髂后上棘骨粒有效植入,并完成连接棒连接,对伤椎实施复位。通过C臂X光机透视,对患者伤椎复位情况进行观察,获得满意效果后,将植入骨粒压实,认真撤出手术器械,对于通道利用骨蜡封闭,将切口关闭。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的骨折疗效数据、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
1.4 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腰椎活动、腰椎疼痛症状均转为正常;有效:患者腰椎活动、腰椎疼痛症状均获得改善;无效:患者腰椎活动、腰椎疼痛症状均无改善[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手术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骨折疗效数据)行X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行t检验,以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骨折疗效数据对比
         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总疗效数据(96.00%)高于对照组(74.00)%) 明显(P<0.05),见表1。

2.2 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对比
        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获得广泛运用,其能够将患者伤椎高度复位,但是因为患者表现出骨缺损情况,从而此种方法单独应用,难以对患者椎体前方骨缺损实施填充,并且术后较易呈现出螺钉脱落现象,对此确定有效方式展开联合治疗,以使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意义显著。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总疗效数据(96.00%)高于对照组(74.00)%) 明显;治疗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术后引流时长(2.21±0.73)d、住院天数(5.18±1.41)d均短于对照组(3.15±0.95)d、(6.91±1.75)d明显,从而证明两种方法联合而应用,能够对患者术后康复显著促进,对于伤椎骨缺损位置可以进行有效填充,对伤椎稳定性加以维持,将伤椎炎症反应有效减少,对于椎体内空隙再形成进行充分避免,对伤椎高度稳定做出保证,使预后获得改善。
        综上所述,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内植骨手术方法有效运用,可使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增强,并且将术后引流时长、住院天数显著缩短,最终实现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徐翼.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6):66-68.
[2]谭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B2型骨折手术效果及术后矫正丢失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9,40(03):319-322.
[3]蒋科杰,沈是铭,李戬,等.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04):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