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对比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焦思铭
[导读] 本次研究探索对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来说,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探索对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患者来说,不同诱导方法能够达到怎样的效果,是否可以保证老年患者安全。方法:截选自住院部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探究对象,期限限定为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7 月,将 110 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根据最终结果判断护理程度好与坏,其中观察组患者 55 名,给予患者健忘阵痛慢诱导法;对照组患者人数为 55 名,以静脉快速诱导法为主,对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这 110 名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不同的诱导方式后,根据各时间点数据分析,以 MAP 指标和HR 指标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可得出健忘阵痛慢诱导法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以 5:13 的不良反应比作为最终结果,作为参比数据各项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统计学意义思考。结论:为减少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时患者所面临的危险,应考虑并使用健忘阵痛慢诱导法,提高安全性。
        【关键词】不同诱导方法;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身体素质与年轻人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一些药 物不能大量使用,否则就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变化,血压出现异常的  波动是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后需要面临的血流反应。为避免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气  管插管时出现危险,需要对麻醉过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操作,减少患者血压出现变  化较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危险。为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安全性,我院对诱导方法 进行探究,期望找到一种更为安全的方式,提高老年麻醉气管插管的安全性。
1.资料以及方式
        1.1基线资料 , 这些参与研究的患者来自于 2016 年 5 月 ~2018 年 7 月份, 选取的数量以 55 为界限,这 55 位患者并无其它并发症以及恶性病症,以计算机表法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以及年龄分布并不具有关联性。①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划分在 65~73 岁,性别男女比例关系为 30:25,患者 65~70 岁有 40 名,70~73 岁患者有 15 名。②对照组患者性别男女比例为 32: 23,患者 64~76 岁,64~71 岁患者有 39,71~76 岁患者有 16。
        1.2方法, 将阿托品作为首个注射药物,对两组患者开始麻痹,药物的注入的剂量为每千克 0.01 毫克,注入方法为肌注。病人进入治疗室后,建立静脉通入。在注入药物后后,不但要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状况,也需要对患者的心率指标进行严密的监控,监控的仪器选择美国 Aspect 公司生产的A-2000 型监测仪。①观察组,以健忘阵痛慢诱导法为主要探究方式,使用丁卡因喷雾咽喉部,然后使用输液小壶对患者施加咪唑安定以及芬太尼,滴入两分钟后给予患者浓度为 1.5% 的丁卡因,药剂量控制在 3 毫升,逐步麻醉患者,患者面部吸氧后 3分钟放置喉镜,将导管插入后对患者使用浓度为每千克 1 毫克的异丙酚以及浓度为每千克 0.6 毫克的罗库溴铵。②对照组,对照组以静脉快速诱导法,首先对患者施加浓度为每千克 0.05 毫克的咪唑安定,然后按顺序给患者注入芬太尼、异丙酚以及罗库溴铵,等到患者的肌肉松弛后插入导管。两组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一致,与空气的比例均为 1:1。
        1.3观察指标 , 观察患者 MAP 指标以及 HR 指标,严密监控患者的不良反应, MAP 以 30% 为界限,当低于 30% 则为低血压,高于 30% 为高血压。观察患者的心动数据,是否出现心动过慢或者心动过快的现象,恶心以及呛咳也是患者插管时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监控。
        1.4数据处理 , 将本次的结果数据,通过 SPSS18.0 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输入,比较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诱导方式后,不良反应指标率以及 MAP 指数以及HR 指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3.讨论
        不同的引导方式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最终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麻醉科经常使用的引导方式为静脉快速诱导插管,这种方式的各项数据差强人意会对 患者造成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快速,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结束。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由于身体各方面速度降低,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无论是动静脉弹性还是心肌情况都有严重下降,而异丙酚的  使用会影响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对患者的血压造成影响。对患者使用异丙酚后,会导致患者细胞膜盖钙内流活动性降低,造成血压指数下滑至标准值。而且老年  患者使用的药物不能抑制插管对患者带来的刺激,使患者出现血压上升等一系列 不良反应。健忘阵痛诱导法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与常规的诱导方式相比,健忘阵痛诱导法会对患者的咽喉部位完全麻醉,减少插管时对病体的刺激,而且这种方式减少了药物的使用,使患者不会出现因为药物用量过大造成的血管影响,  而且对老人患者来说,身体素质不高会导致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降低,而健忘阵痛诱导法可以保证病人在自主呼吸的情况下插管,全方位的减少老年患者的不良反 应。
        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下滑,直接导致不能用一些刺激性较强的治疗方式,需要一种更为柔和的插管方式,缓解患者的身体内外不良反应,本次探究的主要目的, 是为确定健忘阵痛诱导法的效果,从结果得知健忘阵痛诱导法与常规方式相比,  对老年患者更为友好,可以作为替代插管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丽丽 . 不同诱导方法对于老年麻醉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09):88.
[2]徐致强 . 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25):162.
[3]丁洁 , 张丽新 . 应用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对比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27(13):2458-2459.
[4]罗章才 . 不同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比较 [J]. 大家健康 ( 学术版 ),2015,9(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