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龚丹丹
[导读] :分析评估在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用不同封管液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在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应用不同封管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种患者例数相等,分别应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两组患者采用的封管方式均为正压封管,进行应用效果的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封管有效率为97.28%,对照组为81.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穿刺血管堵塞率,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均<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封管过程中选用肝素盐水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应用效果;系统评价

        近年来,由于重症患者数量增多,静脉穿刺以及长期输液治疗并不能满足其治疗需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提高紧急抢救和临床用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封管操作是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应用封管液防止静脉留置针出现堵塞现象,在输液完毕后需要向静脉内注入一定剂量的液体,主要应用效果在于保证输液状态畅通[1]。临床一般选择应用生理盐水或者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实施封管,本次研究为了分析探讨效果更为理想以及配置方便的封管液,选择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74例展开对照研究,分别应用生理盐水以及肝素盐水,进行其封管效果的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2月,以封管操作中所应用的不同封管液将其均匀划分为对照组(N=37)、观察组(N=37),在对照组中患者性别比例为男性/女性=24/13例,年龄范围于18-71周岁,年龄统计均值为(43.26±3.47)岁;于观察组中具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14例,年龄跨度为19~70周岁,平均年龄值为(43.65±2.72)岁,对74例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研究需求,P>0.05,在展开研究前交由医院伦理委员进行审核批准,排除具有肝素盐水禁忌症者,在试验开展期间患者以及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置管方法:根据病例特点进行静脉血管的合理选择,在穿刺位置处的皮肤应用碘伏棉签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一般控制于8×8cm,共计消毒两次,待干后将留置针取出,去除针外的保护套,进行外套管的轻轻旋转,叮嘱患者在握拳后保持左手为绷紧状态,护理人员于右手拿捏留置针柄,选择15~30度角直刺入血管,在进针期间有效控制进针速度,如发现回血情况需要降低穿刺角度,然后顺着静脉走向推行将部分针尖退出导管,将针芯、导管放置静脉以后抽出针芯。导管固定时应用3M无菌透明贴,将患者穿刺时间详细标注,此外以医嘱为依据把握药物输送情况[2-3]。封管方法:护理人员在输液完毕后需要关闭输液器调节器。观察组导管封管液选择肝素盐水,应用5mL的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生理盐水100ml+肝素125000U),连接头皮针以后进行缓慢推注,推注3ml封管液后采用边推注余液边退出针头的方式,直至拔针。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在推注期间保持速度缓慢,减少针刺操作对血管壁所造成的冲击力,同时需要将封管液注满管腔,夹闭留置针。对照组所应用的封管液选择5ml生理盐水,将其与头皮针相连接,封管方法与观察组一致,后续展开输液时应用碘伏棉签对肝素帽胶塞进行消毒处理,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将夹闭夹打开后即可顺利输入药液[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封管有效率,封管标准为:在12小时以后将输液装置连接,如果输液不通畅则视为堵管,即每分钟输入液体小于10-15滴[5]。对比穿刺血管静脉炎、穿刺血管堵塞率的对比。评估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
1.4数据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6.0软件统计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评估两组患者封管有效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封管有效为率97.28%明显较对照组81.08%更高,对比显著差异,P<0.05。
        
2.2分析穿刺血管静脉炎及穿刺血管堵塞率
   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血管静脉炎及穿刺血管堵塞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11±0.67)d,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11±0.67)d,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更长,计算可知:t=5.0950,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在使用套管针的护理过程中封管方法是静脉留置针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用封管液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出现静脉留置针堵塞现象,从而引起输液完毕后向静脉内注入一定量的液体。近年来,关于不同封管液效果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所广泛应用的封管液种类也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封管效果较为理想,且操作方便的封管液在临床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中具有重要影响[6]。
        在此次研究实验中所得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血管堵塞率、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封管效果更为理想,P<0.05,分析原因如下:生理盐水的应用效果在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容量和血循环的作用,对防止血液凝固也具有一定影响。肝素是一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高效能抗凝药物,属于一种硫酸化糖胺聚糖混合物,不管是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都具有理想的抗凝效果,将肝素与盐水混合后,将其作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所存在,对防止血液回流或者出现血液凝固现象具有积极影响,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有利于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促进血管通畅具有理想效果[7]。相关研究资料表示,肝素盐水的封管效果和生理盐水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在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应用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肝素与血浆中存有的抗凝蛋白质相结合,会提高抗凝蛋白的抗凝活性,且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此外肝素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中TFPI的释放,减少了对血管的刺激性作用,但是肝素盐水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包括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在应用时需要谨慎[8]。
        综上所述,在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选用不同封管液所取得的应用效果不同,相较于生理盐水,肝素盐水封管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梁娟娟,卢昌霞,王芳芳.两种封管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2):113-115.
[2]屈红.小儿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和封管位置对封管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17):78+84.
[3]童翠玲,周红.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及封管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8,15(16):79-82.
[4]翟莹莹,佟阳,周文琴.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液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的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174-176.
[5]徐东岩,关颖.静脉留置针选择不同封管液封管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31-132.
[6]程亚利,高翠翠.外周静脉留置针三种封管液的封管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2(02):137-139.
[7]吴闽霞. 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与0.9%氯化钠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观察及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7(14):41-41.
[8]童翠玲,周红,耿敬.外周静脉留置针脉冲式和直接推注式封管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4):2717-27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