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瑞华提卷胁肋术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运用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陈慧英 成严 刘洪伟 郗志鹏
[导读] 师瑞华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知名老中医
        摘要:师瑞华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知名老中医,他在5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提卷胁肋术” ,该术步骤简便。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我将该术运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关键词】: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提卷协肋术;师瑞华
一、引言
        乳腺增生是女性乳房部最常见的疾病,约占育龄妇女的43.8%[1]。临床以20-45岁女性常见[2]。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其临床表现常有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3]。目前治疗该病主要是西药,但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著,服药时间及疗程较长。也有采取针灸治疗,但对于恐惧针刺者难以接受[4]。因此推拿作为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绿色疗法”受到患者的欢迎,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调整脏腑等作用[5]。
        乳腺增生的中医病因主要与饮食、劳倦、情志等关系密切,是一种以肝肾亏虚、冲任失调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的疾病。其辩证分型是:(1)肝郁气滞。(2)痰瘀互结。(3)从任失调。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是肝郁气滞型[6]。这一型患者疼痛最为明显,会随着月经周期或者患者的情绪变化而疼痛加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此类型的患者也经常出现情绪不稳、胁肋痛、失眠、痛经等。现代医家唐汉均认为治疗本病时“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对于平素情志易怒且乳房胀痛明显者,治以疏肝理气为主[7]。
        师瑞华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知名老专家,北京双百工程指导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推拿临床工作50余载,总结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他认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治则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师老依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选取胁肋部为主要施术部位,针对疼痛的缓解和消除有显著疗效。我作为师瑞华老年专家传承工作室继承人,现将提卷胁肋术运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经验报道于下。
        二、操作手法
        1.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其旁。医者将双手立掌合拢,以前正中线为中心,自锁骨下缘起向两侧分推,止于12肋下端。双掌分别安于两侧腋中线自腋窝下盐腋中线掌揉至12肋下端。
        2.医者用双手拇指按揉期门穴、日月穴、掌门穴,运用指腹在相应穴位筋结处,沿肋缘方向理顺,直至筋结变小变软,消失或痛点减轻消失。
        3.医者将双手拇指插入至最下端肋骨下缘,同时四指对捏提起胁肋部软组织并反转手腕,使提捏起的软组织向上卷起。根据患者软组织张力、脂肪厚度、痛觉承受能力,而选择提捏强度。为避免疼痛,动作速度快而连贯,更易接受。
        4.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后,双手分别提拿肩胛外缘部软组织,并同时配合呼吸嘱患者前屈后伸3-6次,吸气时后神,呼气时前屈。


三、典型病例
        王某,女,30岁。主诉:乳房部胀痛6月余。
        现病史:患者6月前不明原因自觉两侧乳房胀痛,到医院就诊,诊断乳腺增生,给予乳辟消颗粒药物治疗。患者口服2月无效。近1月疼痛加重,侧卧和俯卧位疼痛加剧,夜间影响睡眠,日常久坐痛甚,不能伏案工作。遂到我门诊就诊。症见:神情焦虑,乳房部胀痛,舌暗苔腻,脉弦紧。纳可,便秘。既往史:体健。诊断:乳腺增生。辨证分型:肝郁气滞型。
        观察指标:根据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的疗效评价参考标准——乳房疼痛分级。0级:无触压痛,无自发痛。1级:触压痛,无自发痛。2级:自发痛,以经前为主,呈陈发性。3级:自发痛,呈持续性,不影响生活。4级:自发痛,呈持续性,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影响生活。
        治疗:使用提卷协肋术治疗,隔日1次。嘱患者,不宜久坐,适当运动。治疗前乳房疼痛4级。治疗1次后胀痛明显减轻,2次后主观疼痛消失。治疗后乳房疼痛1级。
四、机理浅析
        本研究采取的提卷协肋术推拿治疗乳腺增生是针对中医证候分型中的肝郁气滞型患者。乳腺增生疼痛明显者,多有情绪不佳,工作紧张劳累,以办公室伏案久坐者居多,故形成肝郁气滞的体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血及其藏血。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性[8]。
        我们施用提卷胁肋术,通调肝胆经,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该术也可较好松解乳房部周围软组织及筋膜张力,从而改善乳房部肌肉筋膜软组织通透性和微循环。期门穴是肝经墓穴,日月是胆经墓穴,掌门是脏会穴,都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胁肋部是肝胆经、脾胃经、肾经、膀胱经集中经过,肝郁不舒,尤为表现在此处胀痛。对于该部位按压揉等手法不便操作,推擦法较常用,可刺激量不足。故师瑞华临床总结出提卷胁肋术。该方法操作简便,使用面积广泛,使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调整呼吸,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总之该术操作简便,患者感觉舒适,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玉环. 疏肝解郁推拿法为主配合拔罐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2]李健,张雪岭,曲怡. 推拿疏肝理气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04):310-312.
[3]韩波,谢远军. 针灸推拿手法治疗乳腺增生50例[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129+140.
[4] 付桂侠,赵秀华.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6):132+134.
[5] 李丹丹,阮迪,沈明球. 经络推拿结合穴位点按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06):813-816.
[6] 李丹丹,阮迪,王程. 调和冲任推拿手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2):141-144.
[7] 吴雪卿.唐汉均从肝、脾、肾-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症[J]. 山东中医杂志,2017,36(3):221-223.
[8] 马德慧. 疏肝解郁推拿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型)的随机对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