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 叶超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叶超
[导读] 在我國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和生活的结合,从而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很多数学教师也开始在其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数学教师经验不足和能力的限制,导致当前生活化教学存在一些弊病,和该教学模式的实际要求有差别,并没有发挥其价值,甚至还给当前的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故本文就当前采取生活化教学所产生的弊病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

叶超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小学
【摘要】在我國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我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学和生活的结合,从而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与生活的关联,很多数学教师也开始在其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数学教师经验不足和能力的限制,导致当前生活化教学存在一些弊病,和该教学模式的实际要求有差别,并没有发挥其价值,甚至还给当前的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故本文就当前采取生活化教学所产生的弊病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将教学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望能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53-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界教小学生活化的呼声越来越大,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开始在教学中与这种呼声进行响应,但就成效来看,一些数学教师由于理解上有错误,再加上自身教学能力的限制,使得该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故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找出有效实施该类教学方式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病分析
        1.1和小学生所处的实际情况不符
        虽然小学生的年纪不大,但其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对实际生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将课堂教学真正的和小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那必然能给其教学活动带来一些益处,也能帮助小学生提升其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多数数学教师往往不注重小学生经历的实际生活,认为只有那些和教学内容特别相关的生活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使得其引入的生活实例都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没有实际的联系,让小学生对这些列举的生活实例难以理解,也加大了其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
        1.2使教學目标没法有效达成
        进行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需要在上课前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目标,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都能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来进行。但当前很多数学教师为了刻意的追求教学更加生活化,常引入一些和教学目标完全没联系的生活实例,或创建一些没有意义的生活教学场景,不仅让课堂教学时间白白消耗,也使得数学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没办法达成,小学生没能学习应有的数学知识。
        2策略探讨
        2.1进行生活情境的合理设定,导入教学
        对于任何教学活动而言,其教学开展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会为课堂教学确定一个基调,对整节课产生影响,故数学教师就可在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设计和小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从而激发出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


数学教师进行生活情境设定时,要确保生活情境不仅和实际生活有联系,也要确保其和该节课数学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有关联,从而让数学教师在该生活情境下,将小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知识时毫无违和感,也让小学生能切实有效的从该生活情境下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2.2将教材内容变得富有生活感
        就我国小学数学人教版现行的教材而言,其教材上很多例子虽然和生活有较大的关联,但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一些例子已经和生活有了出入,要实现教学内容和生活的更加贴近,数学教师就需要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了解需要传授给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然后还要能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当前面临的生活实际情况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再探讨如何能够将教材内容进行转变使其能和小学生的感知世界更加合拍,让小学生能够从书上看到生活,从所学的知识中联想到生活上的个人经历。
        2.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为让教学更富有生活化,数学教师还可多多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所要教导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分析,确保其实践活动能够做到让小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否则实践活动就会丧失其教学价值,只能作为让小学生休息娱乐的时间。
        2.4让小学生去发掘知识
        在将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融合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小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发掘数学知识。小学生作为可塑性非常强的阶段,其如果能够对生活中所隐含的各种数学知识有自己发掘的能力,不仅可以让其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也能对其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使小学生能对人类世界有很强的洞察力,故让小学生自行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生活化教学的重点策略之一。
        对于小学生而言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数学知识的困难程度也会随之有所提升,这就使得学生容易出现畏难、厌倦的情绪。当前,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多媒体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更习惯于接受直观的知识,在组织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进行精美课件的制作,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为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数学的纪录片、影片,旨在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数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坚定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念。
        3 结束语
        数学知识和生活是密切相连的,大多数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的点滴,而之所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从而能够为其实际生活所用,故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其在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的改正这些教学问题,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优化,争取让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有着浓厚的生活化气息,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力力.浅谈小学数小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71-172.
[2] 肖飞.生活化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6):121-123.
[3] 潘锦程.点破数学与生活间的那层窗纸——小学数学教小学生活化的实践[J].科技展望,2017.27(18):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