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如何进行德育穿插特点教学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吴云霞
[导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影响,并阐述了大环境促使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现体育教学中应进行德育渗透,并提出了科学设计方案,即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中进行穿插的途径,为今后相关研究作参考。

吴云霞   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影响,并阐述了大环境促使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现体育教学中应进行德育渗透,并提出了科学设计方案,即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中进行穿插的途径,为今后相关研究作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穿插特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15-01

        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包括其信念、情感及意志,展开有的放矢的德育教育,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如今,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主流,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身心特点已与之前有了明显的不同,所以对独生子女身心进行仔细研究,并从各个方面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及组织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校体育的宏观战略性发展。另外,需要充分考虑怎样使得学佼体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扩大其教育功能,争取更为紧迫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1 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师的影响
        小学体育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第一步,做好这一工作,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初步认识健康的重要性,而且对于其身心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总体健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这与学校体育教育水平不无关系。在开展体育教学实际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其个人思想是否保持科学性是尤为重要的。体育教师应充分对体育教学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重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采用多种有效方式不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另外,体育教师需做好在做好以上这些基础工作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健康与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打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并形式终身德育意识。当然体育教师自身身体素质及德育基础也非常重要,不仅应保证自身身体素质过硬,而且德育品质要高尚、言行举止要端庄得体,以此影响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潜意识地去进行模仿和学习, 完成教学既定目标。
        2 独生子女化、课程改革趋势使体育教学面临改革和创新
        如今独生子女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逐渐变少,相较从前,更容易产生孤独与落寞情绪,一般只有在学校才能与同龄人接触较多。正是因为上述所说,原有体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追赶时代发展的脚步,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应放在对独生子情绪关注上,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对教学实施设计与开展过程中,提升对独生子女关注度,并科学地设置教学情境,多增设一些与团结、协作、合作等相关的知识与实践。另外,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课程改革这一难得的机会,不断努力进行一次次地蜕变,减少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由于以往常常采用这种放羊式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而且学生身体素质始终停滞不前,所以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教师思想转变会对学生健康成长、德育教育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教师必须具有胆大心细的特质,课前充分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位,学校也要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不断进行考核。
        3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科学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还要科学设计
        体育课具有其特殊性,不仅具有育人功能,而且还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健康、德育、安全等内容,教师应具有整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能力,从而体现出体育课价值。在进行实际体育课教学时,教师仪表与教学用语非常重要,这也是最基本的德育教育体现内容之一,因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既包括肢体交流,同时也包括语言交流,教师给学生进行讲解和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需展现出其语言感染力与亲和力,就像罗伯特•特拉费斯所说的那样——教学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其与其他表演艺术不同,教学的好坏是由教师与观看表演者的关系决定的。拉拢学生的心显得异常重要,促使学生快乐才是教师应该做的,这样教师才会更科学地完成教的过程,学生才能完成学的过程,两股力量科学合理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正向合力,进而发生磁场效应。师生间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正因如此,在教学中寻找合适机会穿插入德育教育,总之教学方法得当才是重点,必须保障课堂常规、课前备课、场地布置等切实可行,分组与不分组交替进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来选用,已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老话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跳跃跑、障碍跑等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吃苦与失败的精神,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帮助其从体育锻炼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适当地举办一些小型比赛也是可以的。
        在玩耍过程中,学生会展现出其真实的性格,显露出其个性特征,如果适应其本身个性,更利于激发其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问候,只有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他们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同时注意融入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教育,如球类教学,可结合竞争性与集体性特点,多给予学生爱心与关心,全面了解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随时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地给予其通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并给予其肯定与表扬,培养其群体意识,提升其应变能力,学会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应有的力量,使学生们认识到球类比赛是需要集体力量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帮助独生子女与一些“问题学生”不良思想转变过来。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需要一定社会环境的,是借助具体实践活动形成与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用自身高尚情操、广博知识、健美体魄、优美示范等给予学生积极影响。
小学体育教学应从“ 育人”目标出发,努力提升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养成良好习惯,进一步锻炼出独立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理解终身体育的深刻含义,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川江.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进行德育穿插特点教学[J].俪人:教师,2016(3):33.
[2]牟海军.小学体育进行德育穿插特点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7):000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