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开满小学音乐课堂探索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龙云椒
[导读]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们基本的音乐知识,其教学目标也相对简单,就是要教会学生唱歌,而德育的问题小学音乐教师们则不会考虑太多,甚至认为德育和自身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失去了一个有力阵地。在新课标中,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又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就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起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同

龙云椒   广南县者兔乡中心学校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们基本的音乐知识,其教学目标也相对简单,就是要教会学生唱歌,而德育的问题小学音乐教师们则不会考虑太多,甚至认为德育和自身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失去了一个有力阵地。在新课标中,对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又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就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培养起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同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使得德育之花开满小学音乐课堂中。无论是从新课改还是从素质教育来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开满小学音乐课堂做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07-01

        1 小学音乐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哪些优良品德
        1.1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尊师重道一直是我国优秀的
        文化传统,也是我国“礼仪之邦”的重要体现。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还要树立起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识谱读谱)和专业技能(例如唱歌、弹钢琴)等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认同感,进一步产生崇拜感而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教师就可以更好的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的德育教育。
        1.2 在小学音乐中培养学生集体情感: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
        题材进行精心挑选,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生日快乐歌”或“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逐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身处在一个集体中,通过对集体生活的美好描述,加之优美的旋律,让学生体会身在集体中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等形式,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在集体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和谐气氛,让他们爱上集体生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会尽快的在意识中萌芽,在集体生活中也能找到自我存在感。
        1.3 在小学音乐中培养民族情感: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音乐文化更是其中璀
        璨夺目的一颗明星,无数的音乐家在困苦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前行。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感时,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非常丰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军港之夜”“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向同学们讲述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生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这种形势下,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继而就会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为了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2.1 对音乐教材进行挖掘
        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树立德育的意识。首先在备课时,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出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知识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知识点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最后在一节课结束后,要积极的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缺点和不足,以求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德育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
        2.2 对音乐中的艺术美进行挖掘
        音乐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最主要途径,把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三者能够充分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各个音乐要素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中来,让学生在了解美、表现美以及欣赏美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3 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音乐课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在课堂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地体现,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联系实际生活情况,对学生进行德智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识谱读谱,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让同学们演唱歌曲,引导同学们文明的进行演唱,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歌唱比赛,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歌声,鼓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在音乐课的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师生互动,可以有很多机会去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
        2.4 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小学的音乐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除了要进行唱歌教学之外,还要进行舞蹈之类的教学、唱谱练习、乐曲的欣赏教学以及演奏教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课堂情况,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可以在让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和想象,自编一段舞蹈或自己打一段节拍,在感知音乐节奏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之美,加深了对我国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艺术内涵。
        2.5 把德育渗透到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来
        在教育行业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只有品德非常高尚。知识非常渊博的人才能成为值得尊敬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优美而简练,声音优美且富有感染力。只有教师从内到外散发出艺术之美,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易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3 结束语
        在传统的教学楼理念中,小学音乐教师认为德育与自己的课程目标无关,这是非常错误的,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程标准中,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包含在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德育教学贯穿到整个过程中,利用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感染以及熏陶,利用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来教育学生,使社会主义的真善美思想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一系列优秀的思想品德。总之,只有让德育之花开满小学音乐课堂,把德育的芬芳散播在每一节音乐课之中,才能在让学生在感受之美的基础上感受我国的品德之美。
参考文献
[1]傅屹婷.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2,41:187-188.
[2]张惠捷.让德育之花盛开三尺讲台—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标下如何将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