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   作者: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扎克
[导读]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来对生活进行发掘,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学好生物,并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扎克   新疆墨玉县普恰克其镇中学
【摘要】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引,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来对生活进行发掘,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引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学好生物,并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终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025-02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生活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的学习应是为生活而服务的,故教学回归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着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来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在确保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继续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接下来,我们就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一、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本就源自生活,立足生产劳动。“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教学必将指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应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要注意把握好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积极调动学生运用实际经验来对知识进行获取,让学生开始由生活更为轻松、容易、自然地掌握教材中的生物知识,令学生能够逐渐熟练地运用所学生物知识服务于生活,从而学生才能最终积极自主地创造出更为美好的生活。  
        (一)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物是扎根于实际生活的自然学科,故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生活化教学。例如,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等部分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与环境保护、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为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想使教学效果得以有效增强,就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将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广泛联系,或将学生日常生活的细节引入课堂之中,或将部分教学放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及时间之中,以此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自然人,让学生能够置身于日常生活而获得体验,令学生能运用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对学习进行有效促进。
        (二)初中生物教学应进行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物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学科,故初中生物教师应进行生活化教学。若学校只是为了迎合竞争激烈的社会,沿用应试教育那一套来狠抓升学率,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理性到极致,根本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活的意义。为此,初中生物教师要确保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活的意义,就必须要实行生活化教学。
        二、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生活中就有着不少可用于教学的元素,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不少教学素材,从而实现“生活促进教学,教学作用于生活”的最终目标。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知生活经验和知识,有必要对“科学性基本原则”“真实性基本原则”“主体性基本原则”和“生活性基本原则”进行重点把握,以此为基础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科学性基本原则
        生物是不可能脱离于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是生物学科所具有的一种魅力,我们所处环境的各种事物均在生物学研究范畴之内,生物学及其基本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贴近自身生活的生物学知识感兴趣,但这些自发性生活体验所带来的学习是断断续续的零散式學习,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是无法保障的。



        (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真实性基本原则
        生物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实物,但其研究的范畴会由“宏观”深入到“微观”之中,给学生带来的是基于真实且深入真实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为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中把握真实性基本原则,既要广泛地联系生活实际,又不要将着力点局限于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之上。
        (三)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主体性基本原则
        教学的主导是教师,而主体是学生。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把握好主体性基本原则,确定教学围绕“以生为本”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思想进行,帮助学生张扬个性、激活个体潜能、保持和谐发展,从而学生才会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进而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才会得以有效激发。此时,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才会进行得足够顺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会足够融洽、和谐、稳定。
        三、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当前,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得以终身发展,令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学生能够借由学习来将生活质量予以持续提高。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在把握好眼前的基础上去放眼未来,既要让学生借助生活来学好生物,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生物知识为将来的美好生活做好准备。
        (一)以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日常情境”“社会热点”“生活实例”均可用于课堂导入,以首次认知的强化来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进行有效促进,从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无土栽培、杂交水稻、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实际案例告知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和感受到生物学对自己生活的具体影响,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
        (二)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活动进行的主体是教材,而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为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把握好教材这一基础,为学生创造适宜于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于情境之中去进行思考。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文学作品与教材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透过蕴含丰富生活化素材的文学作品去深入教材,令学生能够由生活切入去进行思考,使得教材能够在生活化教学中积极发挥其作用。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推动学生的学习
        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发现,发现生物教材中的生活化痕迹,发现生活中的生物问题,发现生物教材与实际生活的微妙联系。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家里面用绿豆来发豆芽,令学生观察每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绿豆是哪个结构先萌发出来及各阶段的形态变化,引导学生用亲身经历进行经验的构建,从而学生的学习才会获得足够有效的推动。
        (四)以生活化的新知构建来引导学生的探索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新知构建中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探索,令学生能够先是“学会”,然后再慢慢地过渡到“会学”。
        (五)以生活化的模型构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來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得以有效降低,使学生能够更为轻松、愉快、惬意地去进行学习。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而教学改革的趋势便是回归生活,故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极为必要。初中生物教师在确保学生考试获得不错成绩的同时,要对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更为充分地利用,充分利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由生活切入学习,让学生能够借助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令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生物学习,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古丽苏木•艾克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实施[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2]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3(11):54.
[3]卓嘎泽措.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西藏科技,2013(1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