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2009年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以来,2019年10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方案》,其中公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构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围绕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6个学科核心素养确定目标、内容,划分学业水平,明确教学要求。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 中职数学 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它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与评价的术语,它是从学生持续学习所获得的的结果,学会了什么的角度来界定的。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化、学习型社会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情景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是面向未来的,指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未来的新人形象”。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感,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专家组通过认真调研分析中职学生通过学生数学知识应该拥有的数学素养,最终提炼出中职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
二、数学核心素养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提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陆续出现双基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生活经验,再到2009年提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所包含的理念确实值得称道,但从教育教学反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目标的表述“宏观、笼统”无法进行明确的区分,“过程与方法”也不能进行测量、评价。教材知识绝大部分属于知识与技能层面,所以对于多数情况下的教学,教师重知识、抓技能,三维目标中的能力与方法、兴趣与价值观因为不需“考试”毫不犹豫地被舍弃了,导致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依然为了应试而教学,学生为了应试而学习。
核心素养是超越了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它从从知识本位到人本位,从对学生评价到位学生发展而评价。数学核心素养是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利用建模形成数学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数学问题的背景下,通过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来解决问题。这说明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渗透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子夜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数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帮助学生重塑信心,心理阳光,身体健康,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和有尊严的生活。这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有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在数学知识中聚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聚焦发展学生数学方法素养,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在问题解决教学中聚焦发展学生数学工具素养。
数学运算要求学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设计运算程序。直观想象包括利用图形描述数学问题,利用图形理解数学问题,利用图形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构建数学问题直观模型。逻辑推理要求学生发现和提出命题,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探索和表述论证的过程,构建命题体系,交流探索。数学抽象要求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和规则,形成数学命题与模型,形成数学方法与思想,形成数学结构与体系。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学会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构建知识。数学建模指的是学生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最后检验结果和完善模型。
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主动性学习素养的培养,围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自主招生要求和教学计划,扎实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1)认真研究近几年,特别是对口升学数学试卷和考试手册,把握方向和要求。
(2)根据学生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
(3)根据单招、自主招生要求,抓好复习的各个环节,向过程要效益、要质量,为学生数你选拔打下基础。
(4)对于3+2学生,选择拓展模块中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紧密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5)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六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教学改革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教师、教法和教材都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体系来做出改革,教学目标由“教会、会教”转向“想学、享学”。教师由主导学习转向协助学习,教学材料由教科书转向教学资源,课堂结构由有限时空转向无限时空,信息技术由教学应用转向学习应用。
教师改革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基础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六要”的要求,多措施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有既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教法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职教特色的教学能力,重视课堂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为确保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教学水平,坚持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注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落实各个环节。教学设计方案基本环节:①课程的一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对象、教具准备和教学环节。②学情分析包括专业情况和人才培养目标。③教学目标世界。④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⑤教学媒体和资源的选择。 ⑥课堂教学创新点。⑦教学过程设计。⑧课件或半数设计。⑨教学效果评价。
下表表示出基础模块对应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教师应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后要强调学以致用。例如在进行简单几何体的教学中,我们以“立体几何中的长方体模型”为例,贯穿整个立体几何的教学与学习,侧重将长方体作为认识和理解立体几何中许多问题的很好的模型。可在长方体中认识点、线、面及其位置关系;借助长方体发现、理解基本事实;依托长方体全面地认识立体几何的内容,形成数学探究解决问题思路的直观背景。[ 童雪丽.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115-116.]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大多数是长方体模型和正方体模型,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或者学生观察手头的长方体立方体模型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这一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期望通过多元途径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凡人,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学情创设多元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刘贞.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有效中职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