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思维导图,就是通过发散性思维建立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维,使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再按照主题拓宽写作的思路,确保各个写作层次之间可以构建完善的逻辑关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能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发散出来。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写作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的过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从多角度触发,引导学生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来构思作文,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具有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写出真实感受,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发散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思维工具。它的本源有两种,一种是Mind Map,另一种是Mind Mapping。Mind Map着重的是导图的结果,而Mind Mapping重在形成思维导图的过程。思维导图,就是通过模拟人类大脑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发散性思维作为前提条件,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发散出来。在思维导图中,关键的图像与词语是核心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层次按照一定的逻辑罗列出来,最终呈现出来的是逻辑顺序和概念之间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思维过程的外显化【1】。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更加明确、清晰的将知识表现出来,而且也能够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简单,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使用思维导图时,首先应该在中央的位置标出中心主题。其次,再由中心主题向四周发散出一层分支,利用线条,将各个分支与主题连接,并填写关键词。再次,每一个分支都可以持续向四周扩散,用同样的线条进行连接,再写出关键词。最后,由分支持续向四周扩散,直到不能再发散为止。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如今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写作教学观念仍然比较守旧,写作教学方式比较呆板,从而增加了写作难度并降低了写作教学的质量。因为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也会使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端正学习态度,无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2】。通常情况下,传统的写作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在教师牵引下进行写作。这就造成学生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缺少个性、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也无法写出真情实感,而且某些作文还缺乏逻辑思维严密性。同时,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低下,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负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写作思路
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就是写作方法的列举与讲解、例文的示范、学生优秀作文的展示、学生习作的讲评或点拨。在作文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则很难打开学生的思路,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势必需要引进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普遍性,也能够有效的打开学生的思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传统教学过程中比较枯燥,通常用文字叙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发散思维、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是多向的、互相启发的,它能创设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写作学习中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断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找到更多的写作灵感,从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成为一个滋养写作的沃土。
(二)培养学生写作思维,丰富写作内容
小学生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而且也对生活富有极大的热情,其实他们的脑海里充满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独特的看法,但是小学生因为自身缺乏完整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需要教师与家长对其进行引导才能够形成。在小学教学阶段,学习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写文章,更重要是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把藏在他们脑海里的新奇的想法和对事物的独特看法激发出来,从而去收集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按照一定的逻辑有层次地罗列出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4】。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是由主题确定一个思考中心,然后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而每一个关节点又可以成为另外一个思考中心,再往外发散出去,呈现出放射性的立体结构,就好比我们的大脑的神经元一样,也像一个数据库一般。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写作内容在这样一个数据库的下自然变得丰富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这样既解决了作文千篇一律、无话可写的困境,同时又规避了学生写作时逻辑混乱的缺陷。
(三)强化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就是写作方法的列举与讲解、例文的示范、学生优秀作文的展示、学生习作的讲评或点拨,而这些形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弱化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而且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互动交流中能够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想法。同时,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促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真正的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明确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在学生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抓不住写作的主题,写着写着就跑题的现象。而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分类、概括训练,则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和收集写作素材,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准确的提炼出题目的中心思想与关键词。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图解去完成写作,就避免了跑题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时,如果合理的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定能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明确写作主题,收集写作素材。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的中央画个圈,告知学生本次的写作主题为“让生活更美好”,并以此为思考的中心点。学生围绕中心点展开联想,通过交流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发散出来,逐渐完善思维导图的分支,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写作素材,见图1。
图1 “让生活更美好”思维导图图例
(二)创新思维导图,建立整体框架
现如今的状况是,小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普遍不高,有时候甚至出现一种抵触的情绪。归根到底,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将日常生活和写作联系起来,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联系生活实际,收集写作素材,优化写作思路。通过创新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人物和场景,并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化的写作框架,有效的解决学生写作“开头难的问题”。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开满丁香花的校园”这个故事时,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写小说的注意的事项,如: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三要素进行交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善各自的思维导图的分支,最后在各自的思维导图的辅助下,整理、提炼和创编出自己的故事。如图2.
图2 “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创新思维导图
(三)巧妙提问,启发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必须要以学生的充分的交流为前提,通过巧妙提问的方式,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确保问题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发散出来,使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加完善。再次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例。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敞开了去联想,如: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举例:我在遭遇挫折时,同学的微笑让我们重获自信,那么朋友怎样的微笑鼓励了我?她/他会是什么神态、动作、语言……?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和见闻,回答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是都能紧扣中心去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分支。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困境,有针对性的启发提问。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完善每一个细节。习作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发散、绘制自然也逐渐丰满起来,人物也开始变得有血有肉。
(四)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也越来越多,在小学语文写作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成为了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当然,在思维导图的教学中,也可以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够使思维导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的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用多媒体手段使思维导图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简化知识结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整合与梳理思绪,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素材。
(五)因材施教,培养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我们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跟老师保持步调一致,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要求而克制了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很容易就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扼杀在了摇篮中,这样不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会逐渐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使所有学生的思想慢慢被类化,都变成了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这样何来创新?如果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有意识地培养,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那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采用思维导图与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结合,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中心作为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能尽情地发挥,放开了去畅想,每一个人都可以创编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每一篇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共性的前提下充满了个性;每一篇习作都因人而异,避免了作文千篇一律的弊病。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能最大程度的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发散出来。
综上所述,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写作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写出个性化、有创意的文章,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Mento AJ,Martinelli P,Jones R. Mind mapping in executive education:applications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9,18(4):390-407
[2]马忠平.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9.
[3]邓影.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充满生机——论小学语文作文课堂导入策略[J].学周刊,2019(31):125.
[4]林建才,董艳,郭巧云.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65-68.